保罗·施拉德谈好莱坞的变化(上)

影视制作

保罗·施拉德并不害怕挑起事端。

编剧兼导演保罗·施拉德终于开始拍摄他梦寐以求的电影了。这花了他几十年的时间,但随着数字电影制作的开始,以及他与投资方及年轻演员之间建立起了新关系,施拉德开始了创作的黄金时刻。

虽然他经常因为在Facebook发表的帖子受到攻击,但是施拉德心里很清楚地知道他会激怒别人。他正在努力接受这一切。他的上一部电影《第一归正会》为他赢得了第一次奥斯卡提名。不过,他不但没有放慢脚步,反而更努力地朝这个新的成功方向迈进,致力于制作更多电影。

施拉德的下一部电影是《算牌人》,主题有关扑克、创伤后应激障碍和人内心的痴迷。本文摘录了他与媒体的访谈,以及他对好莱坞和电影行业的种种看法。

我们先从一个比较宏观的问题聊起。

当被问及是否认为漫威爆米花电影算电影时(施拉德的老友马丁·斯科塞斯声称它们不是电影),施拉德说:“不,它们是电影。YouTube上的猫咪视频也是,它就是电影。令人惊讶的是,我们过去认为仅仅属于青少年娱乐和青少年漫画的东西,现在居然在经济上跃居主导地位。每一代人都会从文学、戏剧、电视直播或电影学校接收信息。而如今这代人接收的是电子游戏和漫画的影响。这并不是因为电影制作者改变了,这是因为观众改变了。”

施拉德是对的——人们在改变,他们的要求也在改变。电影的定义每天都在变化。这种变化是无法被控制的——尤其是在观众控制制作方以此满足他们的要求时。

施拉德进一步指出:“当观众不想看严肃电影时,制作一部严肃电影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但当他们想看严肃电影时,他们会问‘我该如何看待妇女解放、同性恋权利、种族状况、经济不平等?’如果观众对这些问题很感兴趣,那你就可以制作这些电影。我们之前已经做到过这些——特别是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那时我们和观众可以通过电影每周谈一两次社会问题。那些电影也在经济上取得了成功,因为观众喜欢它们。后来文化发生了变化,核心议题也变了。眼下,仍有人在做那类严肃电影,但它们已不再是人们谈论的核心话题。”

文化的转变无疑正在改变好莱坞的运作方式。施拉德已经在这片水域航行了将近五十年。现在,他终于得以拍摄他一直想要拍摄的电影。但即便如此,其过程可能也相当艰难。(T)


来源:NoFilmSchool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保罗·施拉德谈好莱坞的变化

views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