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影视用血演变史(一)

The Blood Elevator: Its Meaning & Symbol - DaddyElk Productions
影视制作

从舞台到电影,表演所使用的鲜血也随着一次次技术进步逐渐改变着呈现。鲜血作为故事叙述的元素之一,可不仅仅是一种现场道具。

在舞台表演和电影使用实物液体血液效果之前,观众看到的是演员在表演中使用红色方巾写意地表示鲜血。但随着观众对逼真表演的胃口越来越大,血液的效果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当人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鲜血,就表明某个角色可能发生了不测:丧命、半死不活、重伤等等。每个故事中根据不同的伤亡程度,每场戏的血渍状态也各不相同。过去,舞台表演中有角色死亡时,演员便会扯出一条红色方巾遮住躯干,演员会拿着这块红布瘫到地上演出“死亡”。因此那时候的“血”是鲜红的方巾的颜色。

当时每个剧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表现鲜血的方式,绝不重样。自舞台特效发明出来之后,表演用的实体血液也发明了出来。

影视技术的改变让道具血的效果也随之改变。特效影响下,初期鲜血的配方从蜡质偏橙色变成了深沉的有流动感的红色。那个时期的鲜血看起来缺乏实感,这是因为血浆追求的是戏剧效果。而血浆这种道具也在进化。常见的深红色血液可能是巧克力糖浆和红色食用色素的混合物或者有毒的乳胶漆与深色色素的混合物。

这次我们介绍四种电影中最热门的道具血浆类型:大木偶剧场用血(Grand Guignol)、巧克力糖浆血(Chocolate Syrup)、肯辛顿戈尔假血(Kensington Gore)、迪克·史密斯配方血(Dick Smith Formula)。


作者:UNDER THE MOONLIGHT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戏剧影视用血演变史

views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