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心理学:它给观众产生什么影响?(完)

影视制作

图片来源:NOAM KROLL

高对比度 vs 低对比度

虽然对比度是相较而言比较微妙的一点,但是它对观众情绪的影响依然十分独特。

我认为,对比度与情感强度直接相关。

高对比度的画面有较深的黑色和较锐利的白色,它会营造出低对比度画面所没有的视觉强度。相反,低对比度画面的阴影和高光比较柔和,所以会有一种梦境般的质感。

用下面的画面举个例子。画面一的对比度被降低了,而画面二的对比度被增强了,它们给我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图片来源:NOAM KROLL

图片来源:NOAM KROLL

一般情况下,高对比度画面会出现在动作片、惊悚片、硬核剧情片等有强烈情感的作品中。浓重阴影与明亮高光的对比会营造出一种紧张感,给观众心理暗示。

与之相对的是低对比度效果,它一般塑造柔软的梦境感,出现在艺术片和爱情喜剧中,消解紧张情绪,给观众和画面之间加一个缓冲垫。

和色温一样,对比度也有时间的暗示。低对比度画面一般让人想起古装剧和老电影,而高对比度画面更有现代美学的气质。

不过这一点也在逐渐改变。如很多用高动态范围拍摄的现代电影,其对比度相比于35mm胶片更加自然柔和。我觉得几年后,大家不会再把“低对比度”和老电影联系到一起,因为越来越多的新电影也开始用低对比度了。

无论如何,对比度是调节紧张感的最佳工具,记得不要调得太过了,因为对比度过高和过低都会让观众分心,调节一点点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灵活运用

以上几个方面应该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让你更深入地找到自己的调色方式。而活学活用才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关键。

比如,暖调画面配合高对比度、高饱和度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而如果调低饱和度,画面就显得更加冷静。

而抓准画面的感情是最重要的。有时候,你需要非常精准地表达画面流露出的感情,但有些时候,你需要逆而行之,让观众出其不意。(T)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作者:NOAM KROLL


系列阅读:

调色心理学:它给观众产生什么影响?

views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