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电影学派与道德焦虑电影(三)

影视制作

在波利斯瓦·米哈瓦和耶日·普瓦泽斯基给《视与听》(1960年)和《电影手册》(1958年)撰写的重要开创性文章中,都没有出现波兰电影“学派”这样的概念。

不过,现在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波兰电影学派的活动主要集中在波兰的洛兹电影学校——在当时,这是欧洲非常领先的电影学院之一。

而这一学派的最终瓦解,可能一部分是因为这群电影人思想上对原本电影理念的祛魅。

用安杰伊·瓦伊达的话来说,“20世纪50年代波兰学派的真正弱点,以及它不可避免走向消亡的原因,是其电影展现了比历史本身更‘愚蠢’的主人公。在我看来,站在历史的一边而不是站在电影主人公的一边是错误的。”

波兰电影学派影片盘点:

· 下水道 Kanał‎ (1957) 安杰伊·瓦伊达

· 铁轨上的人 Człowiek na torze (1957) 安杰伊·蒙克

· 影子Cień (1956) 耶尔齐·卡瓦莱罗维奇

· 英雄 Eroica (1958) 安杰伊·蒙克

· 伟大战争的真实结局 Prawdziwy koniec wielkiej wojny‎ (1957) 耶尔齐·卡瓦莱罗维奇

· 灰烬与钻石 (1958) 安杰伊·瓦伊达

· 如何被爱 Jak być kochaną‎ (1963) 沃伊切赫·哈斯

· 死亡基地 Baza ludzi umarlych (1959) 切斯拉夫·佩泰尔斯基

· 爱娃想睡觉 Ewa chce spac (1958) 塔德乌什·赫梅雷夫斯基

· 十字军骑士 Krzyżacy (1960) 亚历山大·福特

· 水中刀 Nóz w wodzie‎ (1962) 罗曼·波兰斯基

· 跳 Salto‎ (1965) 塔德乌什·孔维茨基

来源:culture.pl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波兰电影学派与道德焦虑电影

views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