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影视用血演变史(二)

The Blood Elevator: Its Meaning & Symbol - DaddyElk Productions
影视制作

大木偶剧场用血

这是剧场界采用的第一种假血,1897年由法国巴黎的大木偶剧场(Théâtre du Grand Guignol)发明。这个剧场表演的剧目以血腥、恐怖闻名。这一家巴黎最小的剧场上演的戏剧充斥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剧情,内容包括刑罚折磨、暴力流血、毁尸和凶杀。另外一个知名的“卖点”就是剧中假血泼溅的场景,许多特技表演都是演员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的。大木偶剧场用的假血是不同剂量的甘油与胭脂虫红染料混合而成的,舞台效果极强。有时候,假血喷溅到墙上几分钟后会凝固,因为甘油会慢慢变成胶状物。

这类剧的灵感来源于自然主义恐怖(哥特式恐怖)戏剧,衍生自英国剧作家们关于善恶与伦理道德操守的创作,受到了玛丽·雪莱(代表作:《科学怪人》)、埃德加·爱伦·坡(代表作:《怪异故事集》)和布莱姆·斯托克(代表作:《德古拉》)的影响。

当时的巴黎社会,人们不常听到这样的故事和看到这样的表演。观众喜欢看流民、街童、烟花女子、罪犯、乞丐和骗子们的故事。而这类戏剧也对现代恐怖电影产生了影响。

鼎盛时期之后,二战导致观众锐减,最终剧场倒闭,巴黎大木偶剧场在1960年代关门停业,最后上映的几部剧包括《没有面孔的眼睛》《模仿死亡》等。

好莱坞制作的第一部恐怖惊悚电影是1935年的《疯狂之爱》,借鉴了诸多巴黎大木偶剧场的宣传与故事风格。直接影响到这部影片的是莫里斯·里纳德的《奥拉克之手》。

假血配方

  • 植物甘油
  • 小瓶胭脂虫红色素(胭脂虫红染料)

使用了这种假血的戏剧:

图片1

作者:UNDER THE MOONLIGHT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戏剧影视用血演变史

views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