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国电影之入门者指南(完)

影视制作

《美国朋友》

(导演:维姆·文德斯,1977)

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维姆·文德斯经常虔诚地将美国流行文化和德国的美国化作为他电影的主要情节点或批评主题。《美国朋友》充分展现了文德斯对电影的怀旧情绪:他让丹尼斯·霍珀饰演一个恶毒却又迷人的反派角色,将派翠西亚·海史密斯小说改编成黑色电影,并让深受喜爱的美国电影大师尼古拉斯·雷和塞缪尔·富勒客串出演。

《美国朋友》中,布鲁诺·甘茨饰演乔纳 ·齐默尔曼,一个生命垂危的西德裱画师,与妻子和儿子过着平静的家庭生活。他的“美国朋友”名叫汤姆·雷普利,是个人在汉堡且道德底线很低的牛仔,基本不说德语。汤姆让乔纳森变成了一个冷血的谋杀犯,他们的行动横跨景观如画的纽约、巴黎和汉堡。

影片有一套非常引人注目的配色方案,主演也是好莱坞明星,并在很大程度上采用英语对话。《美国朋友》并不像法斯宾德和赫尔佐格的电影那样挑战观众,这使它成为了了解新德国电影的理想的切入点。

《全面退化的人格》

(导演:赫尔克·桑德,1978)

《全面退化的人格》

与玛格丽特·冯·特罗塔和赫尔玛·桑德斯-布拉姆斯一样,赫尔克·桑德是众多才华横溢的德国新电影女导演之一。在她开创性的文章《女性主义与电影》中,桑德驳斥了“女性艺术”的本质主义观点,并概括了她作品背后的动机。“换句话说,如今女性在包括艺术在内的所有领域中最真实的行为,不是要去规范和协调,而是要去摧毁破坏。真实的女人会破坏事物。”

在这部《全面退化的人格》中,桑德将这些关于真实性和破坏父权制行为的观念应用到了一群坚定的女性艺术家身上。影片基调沉闷、讽刺、富有智慧,表现了女性艺术家经历的普遍斗争,表现了东西德之间无可辩驳的相似性,也表现了腐败机构为了经济利益对女性主义的利用。(T)


来源:filmschoolrejects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新德国电影之入门者指南

views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