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摄影机到云端——你需要知道的一切(二)

影视制作

保持电影制作这门艺术的流畅性和创造性,其关键之一是有能力立即得到反馈,作出决定,改进判断,并继续向前推进。这种工作流的价值就是能在屏幕上贡献出更好的图像和故事。

这样的工作流可应用到任何关键制作人员身上。比方说,美术指导或执行制片由于人数限制无法进入片场时,就可以靠远程工作流查看现场进展和情况。C2C使他们能更好地在自己选择的地点甚至是在去工作地的路上开展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并降低旅行成本。

通过这一类工作流,片场外的创意人员可以直接与现场人员接触,提供实时反馈,从而避免日后再来回折腾。

本地连接的必需速度是多少?

摄影机到云端工作流打破障碍

一种说法是:如果你可以在拍摄地打电话,那你也许就能采用C2C的拍摄方式。你可以根据网络带宽的可用性来控制文件的质量。

“在2Mbps,1080/24p的前提下,一小时的内容大约会产生1GB的视频总量。由于剧组工作人员通常每天拍摄2到4个小时的镜头(或2到4GB的C2C代理文件),他们可以轻松上传整个拍摄日产生的所有媒体文件。”

“理想情况下,离线协作者可以在一两分钟内访问任何以超过10Mbps上传的片段。如果有更高的可用带宽,需时可能只有几秒钟。即使是在10到20Mbps的上传带宽下,时长一个小时的采访也可以在不到6分钟的时间内完成整个传输,因此后期制作和转录文字都可以在工作人员即将结束拍摄的时候开始进行。”

对于像H.265 4K这样的高质量文件,同样的原则也适用。10到20Mbps的网速将足以让C2C流程极其高效地运行并消除任何延迟感。

尽管有很多关于从摄影机本身直接上传云端的讨论,但这并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型。它更适用于小成本制作、B组或只有一两台摄影机的广告制作。

多数较大的电视剧或长片电影项目都会采用多台摄影机。它们通常利用WiFi将数据从摄影机推送到video village。在那里,镜头会得到缓存。导演、制片人、摄影师和DIT等人都会想在拍摄下一个场景或镜头之前先看看镜头。

此外,大型拍摄项目一般会采用视频辅助软件以提供更好的镜头管理。(T)


来源:IBC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从摄影机到云端——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views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