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无暇赴死》摄影指导桑德格伦分享拍摄幕后(二)

影视制作

“那是在2018年,”桑德格伦说,“最初我和凯瑞通过Skype进行了交谈,发现我们在如何呈现邦德形象方面的思路非常一致,尤其是他希望能用大画幅进行拍摄。”

福永也曾担任知名影片《无境之兽》的摄影师。桑德格伦在《登月第一人》中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月球片段激起了他的兴趣。

007系列电影一直是35毫米胶片的坚定拥护者。只有《007:大破天幕杀机》采取了完全的数字化;该片由罗杰·迪金斯(BSC)拍摄,采用了Arri Alexa。迪金斯因此获得了奥斯卡提名。为了与经典基调保持一致,拍摄《007:无暇赴死》时福永和桑德格伦从一开始就同意采用35毫米胶片(使用的是Panavision Panaflex Millennium XL2搭配G系列Panavision镜头)。影片还采用65毫米胶片拍摄了大量镜头(使用的是Panavision Panaflex System 65 Studio,一些场景用到了IMAX摄影机——包括007系列标志性的枪管镜头)。无人机拍摄则用到了一台Arriflex 435。

詹姆斯·邦德(丹尼尔·克雷格)和菲利克斯·雷特(杰弗里·莱特)

“胶片(比数字)色彩丰富很多,而且胶片的处理过程会让负片本身的质量得到轻微提升,这总是让我觉得蛮高兴,”桑德格伦表示,“当你以IMAX观看这部电影时,你是看不到画面边缘的。在你头顶上和脚底下影像其实有更多延伸,给人的感觉就像坐在直升机里,对电影身临其境一样。”

桑德格伦很高兴在成片中有许多这样的镜头没有被打断。“凯瑞按自己的构想把电影剪辑得很好。有时一部电影会被重新剪辑很多次,但在这部电影的制作中,当我们决定拍摄一个沉浸式镜头,他会让一整个片段不受干扰地进行下去。这恰恰表明,我们在片场的最初构思是奏效的。”

参照福永的故事大纲(影片由邦德系列的编剧常客尼尔·普维斯和罗伯特·韦德联合编剧,还有菲比·沃勒-布里奇的锦上添花),桑德格伦设计了故事板来表达他对色彩和布光方案的想法,还与美术指导马克·蒂尔德斯利(《魅影缝匠》)和概念艺术家蒂姆·布朗宁(《007:幽灵党》)一起充实了他的想法。(T)


来源:IBC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007:无暇赴死》摄影指导桑德格伦分享拍摄幕后

views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6-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电影人指南之何为电影发行?

〖更新至1-5〗有发行,电影就不会被普罗大众所知。然而,对于许多刚刚开始自己职业生涯的电影制作者来说,发行过程是模糊不清和令人生畏的。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12-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