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我的意思拍?走人!——片场“暴君”名导录(四)

影视制作

大卫·芬奇:寡言的独裁者

并不是所有导演都靠大吼大叫来控场的。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以他令人不安的风格和对细节的一丝不苟而闻名。他从不热衷于(在电影里)呈现温暖多彩的世界。作为《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七宗罪》(Se7en)《战栗空间》(Panic Room)和《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的导演,他会以在片场的强迫症行为表达自己的控制欲。他会关注影片的每一个细节。尽管他不会轻易地去斥责跟抨击他的演员,但这样的行事风格还是会让一些演员感到惴惴不安。

“他是个友善的人。”作为真实犯罪题材惊悚片《十二宫》(Zodiac)的主演小罗伯特·唐尼(Robert Downey Jr.)曾如此评价道这位他曾合作过的导演。紧接着,唐尼说道,“但在片场,他要的不止是刚好,而是完美。虽然我不想这么说,但是他(做的事确实)是对的。有时拍戏给人感觉是件美好、自然的事,但其他时候,它就只是技术上的努力。我们拍得很辛苦,在不少场景里也拍得很坎坷。如果效果不好,就重来。这种感觉就像找伍迪·艾伦(Woody Allen)演军事教练员。

然而,”唐尼在《十二宫》中的联合主演克洛伊·塞维尼(Chloe Sevigny)倒是很享受芬奇这种“无言”的“暴政”,这证明了导演们的指挥风格都有各自的受众。“大卫做事一丝不苟,”她告诉电影杂志FilmInk,“我就喜欢由导演来掌控一切,把控方向,确保每个人都能尽其所能做到最好。他只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处于最佳状态,而且他对项目都很认真。我喜欢这种主动出击,并掌握领导权的人。”

威廉·惠勒:“首席女高音”

演员格里高利·派克(Gregory Peck)在他的书《格里高利·派克的电影》(The Films Of Gregory Peck)中向约翰·布里格斯(John Briggs)回忆——在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所有电影的开拍首日,他会把演员们召集到一起,说:“听好了,大家伙儿,这部电影只有一位‘首席女高音’,那就是我。我希望大家从一开始就能明白这一点。这位知名演员曾与惠勒(《黄金时代》《宾虚》)合作过1953年的浪漫爱情片《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以及1958年的西部片《锦绣大地》(The Big Country),对后者臭名昭著的独裁风格很有发言权。 “惠勒就是个工头,”派克告诉约翰·布里格斯,“他几乎从不满足,他会让你一场戏演五十次,这有时让人很不安。因为拍到第41次时,他也不一定会告诉你他想要什么。但我一直知道,他就是想让所有人时时刻刻都处于最佳状态。和威廉在一起,你总有更高的几率成为状态最佳的自己。

尽管惠勒能让演员发挥出最高水平,但他不怎么会照顾演员的感受。在拍摄1938年的《红衫泪痕》(Jezebel)时,亨利·方达(Henry Fonda)要求惠勒解释一下为什么让他一个镜头拍了40遍,而惠勒也没不退让,直接说:“(你演得)太烂了!再来一遍!”惠勒也没放过银幕宠儿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当这位年轻女演员没法在《罗马假日》中的戏剧性场景里恰当流泪时,惠勒勃然大怒,并当着全体剧组人员的面辱骂她,高声吼叫她让她把戏演好。“当时很尴尬,”派克回忆说,“这把她吓坏了,但她在下一个镜次里就表现完美。她被惠勒吓得不轻的。”(T)


来源:Filmink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不按我的意思拍?走人!——片场“暴君”名导录

views
影视制作
Netflix《雷普利》另辟蹊径的摄影幕后

〖更新至3-7〗导演泽里安与DP艾斯威特为这部剧赋予了令人难忘的审美内聚力和激进的野心,摄影与布光充满趣味、冒险与惊喜。

影视制作
QC系列文之混叠与摩尔纹

〖更新至2-6〗混叠效应非常普遍,本文将探讨这种错误的技术背景及原因,并聚焦于如何使用Silverstack来确定来源,以及如何预防。

影视制作
用数字调色:何时使用色彩示波器(以及何时不使用)

〖更新至6-9〗色彩示波器能帮助你评估图像的客观元素——例如亮度、色彩饱和度——从而帮助你更快地做出主观创意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