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妥协:重制电影的风格由谁决定?(二)

Art and Compromise: Who Crafts the Look of Remastered Films?
影视制作

作为一名前摄影机操作员和布光技术人员,马克(Marc Wielage)总从布光和摄影的角度来进行校色。

“一开始,我们处理的是模拟视频——像是石刀和熊皮制成的一样,特别原始。”他笑着说。

“到了1990年,处理对象成了标准清晰度的数字视频,到了2000年,处理对象成了数字高清视频。到2010年,又发展出了分辨率独立视频。然后到现在的2K、4K和HDR等等。以前,我们只有六个旋钮来配光和匹配镜头,现在我们已经有600个了,关键的是,我们得掌握好什么时间用哪一个旋钮。技术的更新迭代都是建立在之前的技术基础上的。”

多年来,调色的手段已经发生了变化,但理念却没变。他说:“如今我对调色的基本观念和40年前没什么不同,只是在几个重要方面做了点调整。”

以上一版为准

对于过去20年的重制项目,马克会先检查由电影制作人监督(或者至少受其批准)的旧有重制版本。

然后,他会将得到批准的上一版本与来自新底片扫描且校过色的高清或4K图像进行一对一比较。对于高知名度的已发行影片,他可能还会投影一个制片厂拷贝出来,以了解该影片在几十年前是什么样子。

“我们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把老电影重制成现代影片。”

“我们的目标是能够基本重现和老胶片相同的色彩、亮度以及对比度,同时在低光拍摄的部分添加更多阴影细节,并在图像最明亮的部分添加更多高光细节。”他说。

但正如马克解释的那样,(重制过程中)进行再次创作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旧版本的色彩真的太寡淡或者老版本的镜头匹配不上,我们必须打电话决定什么时候调整并修复它,”他说,“有时候,如果拷贝褪色实在太厉害了,制片厂管理层会跑来跟我说:‘请你自己下判断。’”

同时,他也很迅速指出,大家的目标仍旧是尊重原作。


出处:David Hearin / Frame.io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艺术与妥协:重制电影的风格由谁决定?

views
影视制作
影视内容虚拟制作的16个最佳用例

将实时计算机图形与传统电影制作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拍摄方式。

影视制作
从何时开始,科幻片不再畅想美好未来了?

〖更新至5-6〗“丧世感”反乌托邦何以成为主流叙事风格?

Screenwriting: The Goal of Dialogue
影视制作
编剧:对白的目的

〖更新至1-5〗一句完美台词的出现时机、出现位置、角色发展和简洁度如何创造引人入胜的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