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妥协:重制电影的风格由谁决定?(三)

Art and Compromise: Who Crafts the Look of Remastered Films?
影视制作

马克(Marc Wielage)继续说道:“我们的目标可不是把老电影重制成得像是现代电影。”他说,“我们的目标是把原底片的所有原色彩展现出来,稍微抛光一下,消除污垢或划痕,以还原原摄影师和工作人员的作品。”

首先,不要损坏原著

一旦涉及到 “目标”这个词,事物就不可避免地有了不同的诠释方式。

有些决定是明确的,比如说,修复划痕和灰尘等胶片受损的地方(尽管有些人认为这些也是老电影传统特质的一部分)。

但是,修复的界线在哪里呢?调色师该调整背景中的过亮反光,还是让主角暂时踏入阴影中?如果窗户反映出了dolly车怎么办?如果有穿帮镜头呢?如果影片有时空倒错呢?如果原导演可以穿越过来利用这个时代的工具,他会避开哪些瑕疵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学会了利用直觉,并努力做到不要太过火。”马克说,“正如医生的信条所言:‘首先,勿为有损(原著)之事’。我们不想改变老电影,也不想把我们的风格强加给它。我们希望自己是在保护老电影,让它尽可能保留原本的样子。当拿不准意见时,我们就尽可能地少做,这样我们就不会做出电影制作人意图之外的事了。”

目标之外的结果

但即便与有关电影制作人有过直接接触,你也可能会发现,“目标”随着时间推移已有所改变。

1990年,马克在与Technicolor好莱坞调色师汤姆·诺丁汉(Tom Nottingham)合作修复《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时就亲身经历过这种事。

这部影史神片具有标志性风格和格式(65毫米陶德宽银幕-65mm Todd-AO),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影片,并为导演罗伯特·怀斯(Robert Wise)赢下了他四座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中的一座。当你在重制这样一部影片时,压力就在于要修复得精准了。


出处:David Hearin / Frame.io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艺术与妥协:重制电影的风格由谁来决定?

views
影视制作
A24《内战》导演及DP幕后访谈

〖更新至1-5〗编剧兼导演加兰更感兴趣的是探讨我们将如何重蹈覆辙,而不是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左翼或右翼。

影视制作
从胶片到数字——英国后期公司Cinelab的十年发展

〖更新至1-10〗2013年的所有长片电影中,90%都采用数字拍摄。十年之后,事情重新发生变化。

影视制作
视效指导与DP的关系

〖更新至2-6〗在这种数字工作流中,“拍摄”和“后期”之间的区别变得日益模糊,机内捕捉的画面,与后期完成的内容之间的区别经常被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