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Marc Wielage)说:“真正的问题是:‘这种色调适合这部电影吗?’ 如果我正在制作一个全新的长片、广告、短片或电视节目,我有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橙青色调。但我认为,如果你在一部九十分钟、两个小时或者两个半小时的影片里给观众这样强烈的观感,真的很怪。这只会让观众看到疲惫。”
“那要在一部老电影上强加那种现代感吗?那不是我会做的事。”
寻找范围
但是,尽管橙青色调的趋势已经在走下坡路(它肯定没有消失,并且经常被用于现代电视节目中,以营造电影感),观众还是对电影制作者有了新的吹毛求疵的点——埋怨他们没有在影片中完整使用HDR可用的扩展动态范围。
“仅仅因为调音台的最高档是11,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要把它调到11。有时候恰到好处才是最妙的。”
“就HDR而言,动态范围是个创意性选择。”马克说。
“仅仅因为你可以让峰值亮度达到4000尼特,并不意味着你必须让亮度达到峰值。这跟调音台的调音一个道理。仅仅因为它的最高档是11,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要把它调到11。有时候恰到好处才是最妙的。你的观众很博学,他们深信自己猜得透导演、电影摄影师和调色师。我懂。”
“但我认为有时影评人得退一步说:‘等等,也许电影制作人比我更懂。’你在看的这部电影可能是在别人花费了100个小时后制作而成的。他们为此付出辛勤的汗水。制作过程可能涉及大量的工作和试验,对不同事情反复尝试。这些制作决定都是深思熟虑过才做出来的。”
人员方面
尽管制作技术日益成熟,但制作过程中的(操控技术的)人仍旧是最重要的。
马克数十年的经验对他的制作成果有巨大帮助。他经常会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那里得到相互矛盾的消息。
出处:David Hearin / Frame.io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