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屏淡出转场:怎么用?什么时候用?为什么要用?(上)

IMG_256
影视制作

黑屏淡出是最自然的叠化转场,而它不仅仅适用于镜头的结尾。让我们来看看它的作用。

如果你读过任何关于剪辑的教科书,你就会知道,剪辑应该是无形的。如果一个剪辑师把他们的剪辑工作做好了,剪辑出来的作品应该不着痕迹。只有蹩脚的剪辑,才会让观众出戏。如果观众注意到了剪辑,就意为着你的剪辑工作做得一塌糊涂。

在《眨眼之间》(In the Blink of an Eye)一书中,剪辑大师沃尔特·默奇(Walter Murch,代表作:《现代启示录》)认为,剪辑应该以更贴近人的自然反应的方法进行。例如,如果一个动作发生在取景框之外,而角色正看着喧闹的人群,我们应该把镜头当成角色的脑袋,用剪辑把镜头转向动作的发生处。如果一个角色给主角塞了张字条,我们应该切到上面信息的特写镜头。

而黑屏(或白屏)淡出转场似乎是种不自然的剪辑。人除了在入睡(或昏迷)时,还会在什么时候看到东西在视野里淡出变黑呢?通过把场景淡出为黑色,我们把观众从电影中唤醒出来。那么,为什么它的效果这么好?

在接受FilmSound(一个致力于电影声音设计和艺术分析的网站)的采访时,基兰·甘蒂(Kiran Ganti)询问资深剪辑师沃尔特·默奇,剪辑师是否想让观众意识到剪辑的存在?

“是的。对于镜头之间的剪切,一种类型讲求无形,像经典的美式剪辑流派那样,试图隐藏剪辑痕迹;另一种类型则刻意突显剪辑,比如苏联蒙太奇流派。从这个意义上说,苏联式剪辑是小型转场。美式剪辑却不是。

我跟如今的大多数剪辑师都倾向于二者兼顾。我们明白有时最好的方式是突显剪切。而同一部电影中,我们有时又想让剪辑痕迹几乎难以察觉。”

沃尔特·默奇,剪辑师


出处:Lewis McGregor / Premium Beat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黑屏淡出转场:怎么用?什么时候用?为什么要用?

views
影视制作
关注影视行业数据存储

〖更新至2-5〗Mission Digital的创始人兼技术总监汤姆·米切尔(Tom Mitchell)谈对数字电影制作的数据储存。

影视制作
《无名小辈》:这部传记片的后期制作都做对了哪些事?

《无名小辈》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在内的8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影视制作
“缩放自如”的虚拟制作——采取一种“恰到好处”的方法

我们现在可能都知道,现场虚拟制作已经彻底改变了电影制作。但投资搭建一座LED影棚通常是一项较大的资金投入——尽管这项投入可能会根据项目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