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二次布光真的科学吗?(上)

IMG_256
行业观察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滤镜以及其它素材处理手段,比如拍摄RAW格式文件和在后期中创建风格,这些可能会让一些人误以为布光是可以在后期中有效完成的。对此,尼尔·奥斯曼(Neil Oseman)表示坚决反对。

“后期二次布光”的概念在一些没有预算的电影制作人中很受欢迎,有时也会使用于较大的制作中。如果没钱没时间,或者纯粹是想在拍摄当天为场景更好地布光,RAW录制的灵活性和现代调色软件的强大功能意味着布光是可以在后期制作中彻底调整的,因此“后期二次布光”的想法就这么诞生了。

我能理解为什么这个想法这么吸引人。有些布光设备很昂贵,而且这些设备的设置和调整在任何场景中都是最耗时的操作之一。相比剧组、演员、实景地和餐饮等开支“无底洞”而言,请个化腐朽为神奇的调色师极其划算——特别是在一个无报酬、无预算的制作中。把“苦差事”留到后面再做,貌似就不再是“苦差事”了。

不可能

问题只有一个:从根本上说,素材的二次布光是不可能的。甚至谈论素材的“二次布光”都完全是对电影拍摄实际情况有误解。

“摄影”这个词来自希腊语,意思是“用光作画”。这个词的存在不是因为自命不凡的DP因为自己“用光作画”所以想跟过去伟大的艺术家相比以彰显自己多厉害;而是为了简单明了地解释摄影机的作用。

摄影机无法记录一张脸、一个房间、一个风景、一个动物或其它任何东西。摄影机唯一能记录的是光。所有的照片和视频都是以光的模式记录的,观看者的大脑将其反向构造成一个3D场景,就像我们的大脑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反向构造折射到视网膜上的光以了解我们周围的环境那样。

这个物体上的光线逐渐变亮,然后又逐渐变暗——因此它是一个弯曲的表面。那个鼻子的上面有光,但下面没有,所以它一定是凸出来的。这些椭圆形的表面吸收了所有的红光和蓝光,只反射出绿光,所以它一定是植物。这就是大脑的视觉中枢不断做出的推论。

“可以对素材进行二次布光”的说法,就相当于说,以某种方式可以将所记录的光线从反射光线的实物中分离出来。当然,如今的技术可以实现这一点。你可以分析一个拍摄场景,并建立一个虚拟的3D模型,以匹配素材。然后你可以为这个重建的场景进行“二次布光”,但是,这会是个工作量特别大的操作,而且顶多只能到达恐怖谷现象(Uncanny Valley)。


出处:Shutterstock | Red Shark News

翻译:Jocelyn|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后期二次布光真的科学吗?

views
The Cameras Behind Sundance 2024 Documentaries: Sony Wins Canon
行业观察
2024圣丹斯电影节纪录片背后的摄影机:索尼赢佳能

索尼摄影机最受独立纪录片电影人的欢迎,但佳能Super 35猛兽C300Mark II继续霸榜。

16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CHIEVEMENTS TO BE HONORED WITH ACADEMY AWARDS®
行业观察
2024奥斯卡科学技术奖授予16项成就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于1月11日公布获得奥斯卡科学技术奖的16项科技成就。颁奖典礼于2024年2月23日在奥斯卡电影博物馆正式举行。

Drama – molinare
行业观察
英国后期制作公司——Molinare

Molinare拥有伦敦最大影院调光棚,5间Baselight调色室,支持UHD、4K、1000尼特HDR、杜比视界和3D立体调色,还有FLUX Store集中调度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