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色彩管理(二)

IMG_256
技术前沿

图片来源:COLBY BROWN PHOTOGRAPHY

设备对比

色彩空间最能有效表示两台或更多设备分别可以产生的色彩范围。当从较大色彩空间转为较小色彩空间时,并不是所有的色彩都能在较小色彩空间中呈现出来,并且可呈现的色彩在较小色彩空间中会被压缩。这个过程被称为“色域映射”(gamut mapping),它会影响中间色并让色彩渐变的饱和度产生突兀的增长。只有熟悉数字电影常用色彩空间才能知道这种情况什么时候容易发生。常用色彩空间包括:

ITU Rec.709:这是高清电视的色彩响应国际标准。该色域相对较小,几乎与网页发布所使用的sRGB色彩空间完全重合。

DCI-P3:这是数字电影投影较新的一个色彩响应标准,专为严密匹配彩色胶片全色域而设计。因此,该色域相对较大,相较于Rec.709有更多显著的绿色和红色。

Adobe RGB 1998:此色域主要应用于静态图像与出版业,但它也与电影相关,因为许多同样高端的电脑显示器都十分接近该色域。

CIE XYZ:这是一个独立于设备的色彩空间,以1931年的研究为应用依据,旨在包含人眼可感知的所有色彩。其他色彩空间一般显示为此色彩空间的子集,如上图所示。这是适用于符合DCI标准的电影放映机的标准编码,并且有益于图像分发,因为这个色彩空间涵盖了几乎所有输出设备。也正是因此,该色彩空间也是进行电影存档编码的重要方式。有时候,在表示伽玛编码值时,XYZ也被标注为X’Y’Z’。

数字摄影机如何适配上述色彩空间呢?许多摄影机实际上能够产生完全覆盖宽色域输出色彩空间的图像。最终色域一般受调色中的工作色彩空间以及后期制作中对饱和度的调整程度的限制,不一定受摄影机传感器本身的限制。色彩空间的三角示意图主要适用于编码和显示设备;数字传感器的原色也并非简单的色彩顶点。对于采集设备而言,色彩差异倒是常常成为明显特征,而RAW文件、低噪点和更优的动态范围往往都会有所帮助。


出处:RED

翻译:LorianneW | 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电影色彩管理

views
官方活动
影像色彩管理峰会 14 魏天明:HDR 观影体验仍需加强

魏天明 SMPTE 亚太区行政长官、CSMPTE 高级顾问,被誉为”香港电影届的百科全书“

技术前沿
Live FX 助力林肯公园最新 MV《Up From The Bottom》

MV《Up From The Bottom》LED 虚拟影棚与布光完全采用 Live FX 驱动!

技术前沿
Pomfort Livegrade 6.5.3 与 Silverstack 8.9.2 更新

新增对 ACES 2.0 转换的 AMF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