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说一:现在的电影摄影是不是太暗了?
- By : Titivillus -
- Category : 影视制作
- Tags: 影视制作
为什么过去十年里,影视剧,尤其是电视剧的画面风格变得这么暗?这是不是个问题?
“为什么现在拍东西画面都暗成这样?几乎啥都看不见。”这是一条评论,说的是我去年发在社交网络上的电影摄影作品截图。截图的内容是场夜戏,但远不是我发过的最暗的图片。
我记得最近在接受《英国电影摄影师》(British Cinematographer)采访时,两获奥斯卡的摄影指导(DP)雅努什·卡明斯基(Janusz Kamiński,《圆梦巨人》《头号玩家》《拯救大兵瑞恩》)说过类似的话。他对此表示遗憾,认为从胶片到数字电影制作的过渡导致DP布光技能缺失:“现在人人都拍得很暗……影像风格混沌昏暗,你得调亮电视才看得清画面……这些人根本不懂该怎么布光。”
我觉得如今的数字电影摄影界人才济济(未必是真的不懂布光),但这项技术可能倾向于鼓励人们拍摄更暗的图像。使用胶片拍摄时,宁可过曝(也不要欠曝),因为(欠曝时)高光会漂亮地变暗但阴影会彻底埋没在颗粒感中。但在数字拍摄时,更明智的做法是宁可相对欠曝,以避免简单粗暴的高光裁切。
我们还得考虑到,现代数字摄影机的动态范围比胶片更大,因此欠曝拍摄的风险自然就更小,尤其是你还能在直方图上具体看到你保留了哪些细节。过曝其实也该是这样。
流媒体平台的HDR交付要求也促使DP和调色师更多地使用非常暗(或非常亮)的图像。但多数观众仍是以SDR观看成片的,而且传输过程可能会弄丢一些动态范围边缘的关键信息。
偏暗是一种新兴趋势?
偏暗影像的趋势甚至可能在数字革命前就已经开始了。“我认为当代电影摄影与追求美丽影像背道而驰。”1996年,DP达瑞兹·沃斯基(Dariusz Wolski,《云中行走》《加勒比海盗4》《世界新闻》)在接受《美国电影摄影师》(American Cinematographer)采访时曾这么说,“暗的东西就让它非常暗,亮的东西就让它非常亮。理念在于拓展摄影边界,让它更加极端。”
沃斯基可能已经说到了点上:他指出了一种拍摄更偏向自然主义图像的趋势。只需看一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电影你就会发现,从那时起,布光就变得更真实,也不那么风格化了。“更真实”并不一定意味着更暗,但或许拍得暗已成为一种表现现实主义的方便技巧了,就像偏蓝布光是表现夜晚的方便技巧一样——这种拍法并不考虑现实世界中事物看起来什么样。
偏暗图像在电视上增长得最为明显——传统电视图像很亮也很平,这是阴极射线管的固有对比特性造成的。同时,典型的客厅观看环境会有很多光线和反射污染屏幕。平的屏幕反射性较低,对比度较低,通常尺寸也更大些——而当屏幕较大时,较暗的图像更容易反映在视觉观感上。
如果电视大到有点像影院,或许人们更可能拉上窗帘或者关掉灯来减少光的影响,但对现在的各种移动设备又怎么办呢?我在火车上用iPad Mini看过很多Netflix的剧,看时一直努力不让日光照到屏幕,这样我才能看清画面内容。这很烦人,但这是我自己的错,因为我是在以不符合节目制作者意图的方式观看这些剧。
图像偏暗真的是个问题吗?
“反正很多人……用超小的iPad看这部剧,那绝对不是看这部剧的合适方式。”DP费边·瓦格纳(Fabian Wagner)为《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那场众所周知的超暗临冬城之战辩护时是这么说的。我没看过那场戏,我也完全赞同摄影指导有权按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拍摄,但听上去他可能在这部剧里有点玩脱了。毕竟,任何分散观众注意力或让他们出戏的摄影技巧都是本末倒置。
那么,撇开这种奇怪的极端情况不谈,现代电影摄影是不是太暗了?我觉得有时候人们对这种处理方式有点过于依赖,有点像早期单反电影制作者过于依赖浅景深那样。如今的DP在打造图像的各个方面都有诸多选择,不考虑较亮的画面是很可惜的,因为亮的画面和暗的画面一样具有表现力。
但如果DP刻意选择偏暗风格,这就是他们说了算了。类似费边·瓦格纳冒的那些风险其实是任何艺术作品创作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不冒风险,电影摄影就会失去新意。尽管在社交网络上收到了差评,我个人也绝对不希望会这样。
(延伸阅读:摄影指导格雷格·弗莱瑟如何打造“都市黑色电影”版《蝙蝠侠》)
注:本文头图为《第一火枪手》(The First Musketeer)剧照。摄影指导:尼尔·欧斯曼(Neil Oseman),导演:哈里特·萨姆斯(Harriet Sams),图源:REDSHARK
出处:REDSHARK
编译:Charlie | 盖雅翻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