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伦斯·马利克御用调色师分享合作经历及对HDR的未来展望(一)
- By : Titivillus -
- Category : 影视制作
- Tags: 影视制作, 调色
如果要在好莱坞电影制片厂制度的黄金时代讲述青年一步步向上爬的勤奋成功故事,内容大概会是某个聪明、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从收发室或打板员这类底层岗位一路往上走。但当调色师布莱恩·麦克马汉(Bryan McMahan)70年代末进入电影行业时,尽管制片厂制度早已崩溃,但他的起点同样不起眼。麦克马汉的第一份工作是胶片实验室的清洁工。三十多年后,他成了泰伦斯·马利克(Terrence Malick)的专用调色师,担任了《细细的红线》《新世界》《生命之树》和《圣杯骑士》的数字中间片调色师或母版调色师。
《圣杯骑士》(Knight of Cups)的主角是个不得志的洛杉矶编剧,他在洛杉矶和拉斯维加斯漫步时遇到了六个完全不同的女人。
在与《Filmmaker》杂志的访谈中,麦克马汉谈到了他在业内的起步经历,如何打造马利克“没有风格”的风格,以及为什么他认为高动态范围(HDR)显示技术将是业内的下一件大事。
把你的职业生涯时间线理出来有点难,因为你做了很多母版重制工作,而IMDb是按最初的上映日期列项目的。作为调色师,你经手的第一部长片是什么?
麦克马汉:哦,天哪(大笑)。我都不记得了。那是八十年代初的事了。我参与的第一部主要剧集是《时空怪客》(Quantum Leap),但我不擅长记这类事。
你怎么入的行?
麦克马汉:八十年代我参加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电影和视频扩展课程,时间也可能更早些。后来我终于踏进了一家胶片实验室的大门,联合色彩实验室(United Color Lab),这家实验室很多年前就不在了。我当时做的是清洁工,只为了能进去工作。
你是怎么从清洁工进化为真正的后期制作工作者的?
麦克马汉:我周末会去清洗墙面——如果你去过胶片实验室,就会知道从来没有人去那儿清洗过墙面(笑)。所以我做了些荒唐事好让他们没法无视我,最后他们对我提出入行电影或视频二选一,我选了视频这边。当时胶片实验室在楼下,视频在楼上。于是我上了楼,开始做运输工作。接着我开始做VHS拷贝工作,然后成了录像带操作员。那时唯一负责色彩的人是胶片配光师,所以后来我会下楼做点胶片配光工作,只为了从配光师那里学习操控色彩。当我最终坐上了那把(调色师的)椅子——说实话,那时候做的很多东西都是成人内容,但你为了坐上那把椅子肯定有活儿就干不会挑。我们当时用的是操纵杆系统。我想我最早用的那套系统是叫TOPSY,而早期都是那种即时的 (色彩校正)工作。我会找人待在录制室然后我会说:“3-2-1……开始!”他们随即按下录制,此时我就随着胶片滚动开始同步色彩校正。
出处:Matt Mulcahey | Filmmaker Magazine
翻译:Charlie | 盖雅翻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