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见的光谱:调色师马特·瓦拉赫专访(完)

IMG_256
影视制作

图片来源:Company 3

问:在你的经验里,像霍伊特、罗杰和莱纳斯这样的摄影师与调色师的合作方式是不是差别很大?

马特·瓦拉赫:每位DP确实差别很大。一些DP协作性更强,他们拍了一些东西就会跟你说“你想怎么处理这个,展示给我看看吧”,那就轮到你来发挥了,因为他们想要看到你有什么想法。有些DP的表达则更精确,他们会说“这个的效果看起来应该这样”,这时候作为调色师更多是技术操作。所以能和一群各不相同又才华横溢的摄影师合作,还能适应他们各自的工作流跟工作风格是很棒的体验。我和霍伊特只合作过那一部片,但即便如此,那是一部科幻片,你可以天马行空尝试各种布光,很多事情有很大发挥余地。罗杰的《银翼杀手》则是竭尽所能地实现拍摄构想,因为一定程度上是你定好了规矩的。

他们都有各自的拍摄手法,他们对光线的理解也各有千秋,对曝光的解读也截然不同。能见证这个过程会让你惊叹。对于制作样片,我最重视的就是能够到片场看他们工作,看他们布光并理解他们对光线的诠释,因为本质上光线就是摄影师的画笔。对我来说,观摩他们工作是最有收获的,因为那能让我理解如何实现他们想要实现的构想。

所有艺术家的成长都有不同时期和阶段,都经历过各种的工作风格,但作为一名摄影师,你一定要有很强的适应性,这就是我发现我如此热爱这个行业的一点。你不是为自己在工作,电影是集体协作的创作,所有一切都靠协作。不断寻找方法来调整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去讲好一个故事,以及适应导演构想故事的方式——这是我在看DP工作时觉得最印象深刻的东西。


出处:Alex Broadwell | MUBI

编译:LorianneW | 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不)可见的光谱:调色师马特·瓦拉赫专访

views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