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片单透镜屈光镜都会引起一些色差,而叠加只会加剧这个问题,所以电影摄影师在组合屈光镜时需要特别谨慎。为了减少这种像差的风险,一般的经验法则是,如果可能的话,在使用屈光镜时应以比较深的档数拍摄——高于f/4或f/5.6。缩小光圈可以提高镜头的整体表现,并有助于减少由屈光镜引起的像差。同时,当镜头明显靠近拍摄对象时,景深也会迅速缩小。如果你拍的是移动的对象——比如昆虫,或者微风中的花——当镜头只有几英寸远时,几乎不可能让拍摄对象保持对焦。更深的档数有助于增加景深,让你的拍摄对象能更好地保持对焦。
本文配图中的第一张是我祖父某本书的一页,是用佳能EOS 7D搭配55毫米镜头从10又3/4英寸(约合27.5厘米)距离拍摄的,此时为镜头最小焦距。第二张图是用同样的设备,在7又3/4英寸(约合19.7厘米)的距离上搭配施耐德Achromat +3和+2屈光镜拍摄的。请注意,第二张图拍摄时不仅离实际页面更近,而且景深非常浅,只有一英寸(约合2.5厘米)不到。这两张图都是在同个光圈下拍摄的,且没有使用其他光学设备。相机离拍摄对象越近,景深就相应减少。
还有一种分像屈光镜。顾名思义,这些镜头实际上是分裂的:它们从中间切开,这样镜头支架就一半是开放空间一半是屈光镜,让电影摄影师得以将屈光镜的近距离对焦效果仅应用于画面的一部分,并利用摄影机镜头本身拍摄画面剩余的部分。这使图像中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焦平面——一个远(开放区域),一个近(屈光镜)。
分像屈光镜也需要谨慎使用,因为它们会在近距离对焦和图像不受影响的部分之间制造出清晰可见的失真线。通常情况下,这条过渡线可以融入到图像的视觉艺术效果中,或者通过精心构图巧妙隐藏——此时这条过渡线沿着已存在于镜头中的几何线条“隐藏”起来。使用物理上更大尺寸的屈光镜可调整滤镜的位置,能够进一步有助于屈光镜的过渡线与画面中的一些垂直、水平甚至对角线(门、桌子、角落等)对齐(译者注:上图即是一个将背景线条与过渡线对齐的例子)。
出处:Jay Holben | ASC Magazine
编译:Charlie | 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深度聚焦:屈光镜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