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技巧之探究特写镜头滤镜(一)

影视制作

摄影指导(DP)史蒂芬·H·布鲁姆(Stephen H. Burum,ASC)采用分像屈光镜打造出了丹尼·德维托(Danny DeVito)执导并主演的《最后巨人》(Hoffa)等影片中的绝妙效果。

在上一篇探讨镜头技术的文章《镜头技巧之探究特写镜头滤镜》中,我们研究了一种常见的特写镜头滤镜——正如前面那篇文章指出的那样,这种滤镜被“错误”地称为屈光镜。在那之后,我得到了与资深DP史蒂芬·H·布鲁姆(ASC)交谈的机会,他一直都是屈光镜的狂热爱好者——尤其是分像屈光镜——并以在《铁面无私》《玫瑰战争》《最后巨人》《情枭的黎明》和《蛇眼》等电影中使用屈光镜而闻名。布鲁姆与我分享了一些没有包含在上篇文章中的重要观点。因此,本文可作为前文的补充,对这种神奇的光学工具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最后巨人》中的另一处分像屈光镜镜头

分像特写镜头滤镜有多种不同形状和尺寸。最常见的是对半分像,其中一半的滤镜画面是开放空间,另一半则是特写滤镜。不过这种滤镜也有长条状的(水平或垂直),使用时会将这条屈光镜放置在画面中间的某个地方,其余部分则都是开放空间。比方说,Vantage Film就提供有15毫米和30毫米宽度的+0.5、+1、+ 1.5强度的条带屈光镜。这种条带屈光镜可以更好地定位画面内的特写效果,还可以将多个条带屈光镜应用到一个画面中,从而在同个图像中创建两个以上的焦平面。此外还有槽式屈光镜:这种滤镜会覆盖大部分帧,但在其中有一条挖空的小槽——与条带屈光镜正好相反。有些厂家,比如Tiffen,就将这种屈光镜称为信箱式(Letterbox)屈光镜。

史蒂芬·H·布鲁姆(ASC)

在由丹尼·德维托执导及联合主演的《最后巨人》中,布鲁姆实际上创造了一套自己的信箱式屈光镜。在上图这场戏中,德维托扮演的角色正在剧院侧翼与约翰·C·赖利(John C. Reilly)的角色紧张地交谈,而布鲁诺·柯比(Bruno Kirby)则在背景中为舞台上的观众提供娱乐。为了让三位演员同时对焦,镜头对准了舞台上的柯比,而德维托和赖利(分别位于镜头的两端)都各自用上了的分像屈光镜。(布鲁姆因为这部电影的摄影工作获得了奥斯卡提名。)

在布莱恩·德·帕尔玛(Brian De Palma)执导、阿尔·帕西诺(Al Pacino)主演的《情枭的黎明》(Carlito’s Way)中,布鲁姆也曾用分像屈光镜拍过一些镜头。

出处:Jay Holben | ASC Magazine

编译:Charlie | 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镜头技巧之探究特写镜头滤镜

views
影视制作
连接片场和后期:Shadow Magic工作室案例介绍

〖更新至1-5〗数字化显然会具有颠覆性,当大家对只有特定应用程序才能读取的新的工作流很困惑的时候,我去Apple的网站读了白皮书,突然间我就成了学院里唯一一个会使用RED摄影机的人。

影视制作
用数字调色:何时使用色彩示波器(以及何时不使用)

〖更新至4-9〗色彩示波器能帮助你评估图像的客观元素——例如亮度、色彩饱和度——从而帮助你更快地做出主观创意决策。

影视制作
Netflix《雷普利》另辟蹊径的摄影幕后

〖更新至2-7〗导演泽里安与DP艾斯威特为这部剧赋予了令人难忘的审美内聚力和激进的野心,摄影与布光充满趣味、冒险与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