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尔》剪辑师:剪辑就像拼图,要找到恰当的平衡
- By : Titivillus -
- Category : 行业观察
1955年,14岁的少年埃米特·蒂尔在拜访密西西比州的表兄弟时遭人杀害。由猎户座影业公司(Orion Pictures)出品、池娜叶·楚库(Chinonye Chukwu)执导的《蒂尔》(Till)展现了埃米特的母亲玛米(丹妮尔·戴德怀勒-Danielle Deadwyler饰)如何为儿子之死伸张正义,以她的视角讲述了这个真实发生在美国历史上的残酷故事。
助力影片呈现鲜活故事的还有剪辑师罗恩·帕塔内(Ron Patane,ACE),他剪辑过的作品还包括《蓝色情人节》《至暴之年》《松林外》。他在近期参与的采访中聊到了如何在描绘影片中由种族歧视引发的暴力时取得微妙平衡,保留演员真情实感表演带来的力量,以及他本人与导演之间的工作关系。
问:你最初是如何加入这个项目的?
我上学的时候对埃米特·蒂尔的故事有一点点了解,但不清楚很多细节。我模糊地记得当时的开棺举动和那带来的影响,但也没有记得很多。所以读到剧本看到故事的时候,感觉是个相当新的故事,我觉得故事确实带着饱满的情感,一部分原因是我自己也为人父母,这样的故事是令每个家长最痛心的噩梦。我自己读过很多剧本,一般不容易因为剧本而有情绪,但这个本子戳中了我,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很有必要。
我也很喜欢池娜叶对影片的解读,它基本上就是一个关于玛米这位母亲的故事,我还很喜欢导演之前的电影《宽宥》(Clemency)。再者,我觉得以我的剪辑能力讲述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故事算是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所以我就跟池娜叶会了面,她很直接地测试一个人适不适合加入这个张力满满的电影项目,我非常激动和荣幸地获得了这个机会。
问:你在后期工作的剪辑设置是怎样的?采用什么剪辑软件?
我用的是Avid Media Composer。一开始我用Final Cut Pro剪辑,直到软件改版,于是我寻思最好还是学着用Media Composer吧,因为它称得上是剪辑的行业标准。我用Media Composer剪的第一部作品是巴瑞·莱文森(Barry Levinson)导演的《欺诈圣手》(The Wizard of Lies),此后我一直用的是Media Composer。
我的设置的话,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在处理声音方面,我喜欢一定要有一个低音炮来监听声音在影院或有完整还音的空间里的效果。以前我没这个经验,结果造成了麻烦,观众在影院里会突然听到你没注意到的低频声音,你可是让观众感受到了一阵心悸啊(笑)。
另外我一直采用立体声工作;从来没有用环绕声做过离线剪辑。
问:后期制作花了多久?远程工作和实地工作的比例是?
全程没有远程剪辑。《蒂尔》是我疫情复工后的第一个项目。我们在曼哈顿有剪辑室,是属于Company 3的。当时我可以选择剧组一边拍,我一边远程制作每日样片,但我想重回办公室继续工作,因为终于有机会实地工作了。我觉得实地工作是一种可以重新让人专注的方式。虽然居家工作也很棒,但我认为把生活与工作分开是件好事。
然后等他们杀青之后,池娜叶非常积极地参与到剪辑中。她几乎天天都去剪辑室,面对面更方便协作。我觉得远程协作还挺困难的。
问:你用什么来制作每日样片?PIX吗?
没错,确实是PIX,但我从不看PIX。我是把样片放到自己的剪辑系统上的,在系统上我能看到一切。但PIX是个好办法,方便所有人在拍摄期间看样片,它也很方便我给身在片场的池娜叶发东西。
我跟不同的导演用过很多不同的协作方式。比如,J·C·尚多尔(J. C. Chandor)特别喜欢在拍的时候能看到所拍摄的内容,让他清楚一切正常。德里克·斯安弗朗斯(Derek Cianfrance)则正相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完全没有在拍摄期间剪辑任何东西,因为导演不想在拍的时候处理剪的问题。他喜欢先拍完然后再从头开始剪辑。一般的项目日程是没有条件让你这么做的,所以现在我们不那么干了。
池娜叶喜欢直观看到东西,但那并不是她最主要关注的。她并不会观看我发给她的所有内容然后一直写注释。如果对于某个场景她有特定的想法,那我们会沟通,但一般主要是我来过一遍样片,然后他们拍的时候我来做顺片。
问:鉴于本片的主题,你最初和池娜叶讨论的影片基调是怎样的?
主要探讨的还是影片视角和故事叙述方式,如何不展示对黑人的暴力,并展现一定的尊重和欢乐——鉴于影片沉重的主题,我们在可能的地方尽量呈现一点欢乐。那是导演她所追求的。
我们没有进行大量讨论,因为我们要忙着做拍摄准备。摄影指导(DP)博比·布考斯基(Bobby Bukowski)直到开拍前两周才进组。有时候剧组就是会有这种情况。所以我们前期没有做太多讨论,直到后面拍完了一起进剪辑室才有时间。
问:关于影片中暴力画面会展示什么,展示多长时间,能细说一下你们是如何决定的吗?
那是我对这部片讨论得很多的地方,因为影片本身的架构很简单嘛。在剪辑方面,没有什么华丽炫技的地方。剪辑上很克制,充分信任素材画面的表现力。池娜叶的构想非常明确,那意味着影片所展示或不展示的内容都是她原始概念的一部分。
我所做的主要是实现她的构想并进一步扩展,因为片中还有其他剧情和镜头显示了其他视角,比如跟随被绑架后的埃米特。随着我把片子剪出来,尤其是影片有丹妮尔精彩的表演,我意识到应该坚持母亲的主观视角——我们应该100%贯彻下去,摒除很多会干扰她主观视角的东西。这不只是一种匠气的手法,这么拍的情感也很充沛。你想要设身处地站在这位母亲的角度,不想知道她所不知道的事或看到她所看不到的事。
这么做也顺应了当时那个历史环境。埃米特的死是由错综复杂的人之间的关系、事件和背景共同导致的——比如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那些事情本来也可以拍出来,但那些并不是这部影片的重点。池娜叶从来没想要把这部片弄成一堂历史课;尽管这是一部时代片,但影片一定要有沉浸感和现实感。
于是,虽然很多剪辑围绕着某些场景或瞬间发生,但也在力求不落入平铺直叙太多历史背景的陷阱。我喜欢这部影片的一个点在于,关于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观众几乎都是通过角色的视角接收到的。要么通过片中的广播,要么通过电视,并不是像插入档案片段那样的剪辑手法。观众所见几乎全来自于一个母亲的视角。
问:丹妮尔的表演堪称惊艳,她的演技完全撑得起整个故事。
她特别棒。我们还聊过另外一件事就是,这个故事可谓一个现实生活超级英雄的起源故事——并不是穿着斗篷到处飞的那种超级英雄,而是一位有力量能将一场为人父母尤其难以接受的可怕悲剧变成具有历史意义事件的超级英雄。之所以可以这么看,是因为母亲玛米一角在片中说过,她并不太担忧美国南方的黑人问题,该面对那个问题的另有其人。
随后她卷入了这个事件,并找到了力量,成为了这场活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角色的演绎有多种方式,比如当我们看到少年的尸体时,这位母亲试图坚强起来但仍然崩溃了,这是人之常情。后来她找到力量重新站了起来,她的表情都变了,下定决心让大众看到这一切。
所以对我来说,如果要挑出片中的一个瞬间,那个场景就是能体现这部片是一个起源故事的瞬间。是这位母亲以某种方式在这场悲剧中找到了力量和意义。影片末尾,她站在台上发表演讲,尽管并非出于本意,但她成为了这场运动的一部分。
问:《蒂尔》之所以打动人,一部分是因为将少年埃米特塑造成了一个高于生活的人,影片大部分时间笼罩在他失踪的剧情之下。是怎么取得这种恰当的平衡的?
首先,我认为杰林·霍尔(Jayln Hall)演得很好,将埃米特塑造成了这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积极向上、令人愉快的男孩。剧情很多时候他都是失踪的,但我也很喜欢影片中有几个地方又带出了这个角色,无论是透过窗户往商店里看还是结尾处。在这样一个沉重和现实的故事中,有这样一个魔法般的存在是很有力量的,他是一簇小火花,代表高于生活的东西。
整部影片就是靠这位母亲的儿子的遭遇而推动的,没错吧?所以他一直左右着母亲的每一个决定。母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直到结尾母亲意识到,一场法庭的判决改变不了现状。无论是母亲之前在水池边与霍华德医生(罗杰·格午埃文·史密斯-Roger Guenveur Smith饰)的对话,还是穆蒂(凯文·卡罗尔-Kevin Carroll饰)试图让玛米把这个瞬间用作政治行动跟她在门廊进行的对话,都有所呼应。
这些人已经参与这场抗争很长时间,他们了解大环境。反观玛米,这是她的私事。随后当她前往密西西比州出庭作证,她亲眼看到了这场注定要失败的行动,这才意识到他们是对的,他们任重而道远。
问:在玛米最痛彻心扉的时刻,摄影机没有避而不见。可以谈谈你是怎么帮助呈现她的表演的吗?要展露出多少痛苦才恰当?
我看得出她从拍摄第一天、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无比专注。她要演的很多场戏都很难演,情绪大开大合,所以不能拍很多条,不想累着她,但即便我们每场戏只让她拍一条或只拍一个机位,肯定也会是非常好的,因为她只需要一次机会就能惊艳你。所以很快我们就明白,如果存疑,我们只需要去找丹妮尔。我们只要等着她发挥就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关于我前面提到的克制和信任,还有一点我称其为不畏缩的目光——没有逃避不看的选择。并不是说我们要盯着暴力场面不准移开眼。在片中,所展露的场面刚刚好能让观众了解暴力的程度,毫无多余。重点是让观众直视玛米及其痛苦,让观众真正沉浸其中,感同身受地难过。要有一定程度的克制才能做到。演员演技一流,你需要去感受那种痛楚,然后理解母亲经历的转变。结尾你才能看清前路。
问:长时间处理这么具有情绪张力的项目是什么感觉?
挺有意思的。我们在纽约大学的一场问答会上还提到过,片场安排了一位心理治疗师。我当时的反应是:“剪辑室可没安排心理治疗师呢。”(笑)
一方面,了解我作品履历的人会知道,我参与的大部分作品都很有情绪张力。我就是擅长这套,我拿手。这会不会影响我的心理健康呢?我不确定。我老婆可能有她自己的想法吧(笑)。我觉得自己深受这种情感充沛的故事吸引。我在剪辑的时候会抽离情绪。但与此同时,每当我剪辑的时候,我会试图让自己有所触动,希望我自己剪的时候能感受到的东西可以传达给观众。
问:有使用视效辅助打造时代性的环境吗?
有,大部分视效用于把一些东西去掉。片中有几个背景扩展,比如火车站,还比如影片开头为马歇尔·菲尔德百货做的外景。我们的美术指导柯特·贝茨(Curt Beech)及其团队对车辆、戏服、建筑做了很多非常棒的实体效果,让一切时代产物活了起来。为此,视效工作主要变成把不需要的东西去掉,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实景。所有视效工作由亚特兰大的Crafty Apes公司完成。
问:最难完成的场景是哪个?为什么?
那天我还说,电影里总会有某个场景是第一次剪完之后会一直保留下来的。还会有场景是你一直修修改改到最后都不确定剪得合不合适的。确实有一场非常重要的戏有一些挑战,那场戏没有很多镜头覆盖,因为拍摄那天剧组时间不够。剪辑就像拼图,要找到恰当的平衡。
问:这个故事在后期制作阶段改了多少?
稍微删掉了一些白人视角的时刻,但对我来说,最大的改动是决定在埃米特遭绑架后不再让角色现身。我们是拍了那部分素材的(没有任何暴力镜头),但似乎让这个角色不再出现的冲击力更强。你想让观众跟故事世界中的人感同身受,尤其是跟玛米,少年被绑架后就再也没见到他。
问:最后一个问题,近来有看到什么喜欢的作品吗?
最近我在跟女儿玩《妙探寻凶》(Clue)的游戏,于是我们后来一起看了这部片。随后我提到我还没看《利刃出鞘》(Knives Out),应该是一部很棒的作品,而且最近它续集要上映了,那我们一起看看。但首先为了了解背景,我们应该先看《东方快车谋杀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于是我就和女儿看了那部,我觉得很好看。我很享受观影片的简洁利落,还有电影优雅的展开方式。我很喜爱西德尼·吕美特(Sidney Lumet)导演,他拍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历久弥新。
我看的很多作品都是70年代的。最近我还刚读了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的新书《电影猜想》(Cinema Speculation,暂译),他在书中谈到的很多东西我很喜欢。光看我的作品履历可能看不出来,但我热爱B级片、剥削电影和恐怖片,尤其是70年代的作品。所以我总是一遍遍地回顾。
尊正是欧美影视制作公司、顶尖影视项目与影视专业人士青睐的实力品牌,提供领先专业的影视全流程色彩管理服务与产品。欢迎前往尊正商城了解更多产品!
出处:Ben Mehlman | postPerspective
编译:LorianneW | 盖雅翻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