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城南旧事》导演吴贻弓

行业观察

2019年9月14日7时32分,中国第四代导演、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吴贻弓在上海瑞金医院去世,享年80岁。

吴1938年12月重庆出生,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一生九部作品,按先后排序是《我们的小花猫》《巴山夜雨》《城南旧事》《姐姐》《流亡大学》《少爷的磨难》《月随人归》《阙里人家》和《海之魂》。其中,《巴山夜雨》获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等奖,《城南旧事》获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等国内外奖项。吴曾获“新时期全国影视十佳电影导演”、“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2012年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终身成就奖”、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等殊荣。

吴作品关怀底层人物,散发婉约淡雅散文风格。吴曾在采访中表示,风格即人,电影的风格和个人的性格、经历、教养有关。“《巴山夜雨》最典型,大家都说我没拍一个坏人,因为这部戏的意图就是要在‘文革’的废墟上重建人性的光辉。”

1984年起,吴贻弓先后出任上影厂长、上海电影局局长、上海市文联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导演协会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等职务,还是全国人大代表,两届中央候补委员。

吴贻弓80周岁生日当天,《流年未肯付东流·吴贻弓》一书首发,他在仪式上说:“离开电影界已经快20年,后来到了文联,到了局里,不当导演,人家说你当官了。事实上,在我心中,所有的称呼里,导演是我最看重的一个。”

views
https://postperspective.com/wp-content/uploads/2024/10/Roundtable-Main-Image-624x416.jpg
行业观察
2024虚拟制作圆桌访谈

〖更新至4-20〗现代虚拟制作在过去几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个项目中,这个在过去如“狂野西部”般的领域如今正在逐步发展成熟。虽然工作流尚未“标准化”,但部分流程已实现标准化,并且从业者们越来越适应这种拍摄方式,尽管虚拟制作的方方面面仍在发展进化。

行业观察
高级调色师婕特·欧莫希比

〖更新至1-5〗初始在鲜少女性的声音传输部门到胶片转印部门最终定位在数字调色,且在低预算工作才得到了一些突破机会。

行业观察
2024年度SMPTE媒体技术峰会:AI与IP化成为好莱坞关注重点

SMPTE媒体技术峰会(SMPTE Media Technology Summit)被誉为全球影视行业的技术风向标。这个一年一度的大会关注媒体创新、解决方案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