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解决方案:谁应该拯救独立电影?

Two white men, one wearing a red hoodie and one wearing a blue zip-up, gaze upward.
行业观察

《真正的痛苦》(A Real Pain)

图源:圣丹斯学院

圣丹斯电影节是去观看电影、交易电影、挖掘演员的好时候,并且它也常常是深刻反思独立电影行业现状与未来的好时候。今年的圣丹斯尤其如此,对于独立电影产业的发行情况与可持续性,不乏媒体报道与对话讨论。正如圣丹斯首席执行官乔安娜·威森特(Joana Vicente)在The Ringer的播客“The Town”所说:“每个人都在想解决方案……我们怎么才能帮助并想办法给所有这些电影找个归属,而我们在发行放映方面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对于圣丹斯偏商业型的影片——今年有好几部,包括知名演员出演的剧情类喜剧片(《真正的痛苦》),老少咸宜的纪录片(《超/人:克里斯托弗·里夫的故事》- Super/Man: The Christopher Reeve Story),以及热门恐怖片(《这是内在的东西》- It’s What’s Inside‎)——本届电影节成交了好几部大概率会让投资者赚钱的片子。对于许多其他影片而言,就没那么简单了。“圣丹斯变了——一夜之间把片子卖出去的时代已不再;现在一切都很耗时间,”电影节一位故事片的制片人承认道,“我确实相信片子会在电影节上卖出去,”他补充道,“但可能要花个好几周或好几个月。”

《超/人:克里斯托弗·里夫的故事》
图源:Warner Bros / Alamy
《这是内在的东西》
图源:圣丹斯学院

目前,行业固有问题已被广泛列举出来。在这些问题中,有一个是流媒体公司不再购买以前那几类标志性独立电影——即“探索片”(discovery films),Cinetic Media的律师兼销售代理约翰·斯洛斯(John Sloss)如此描述那类影片。进行“pay-one”(译者注:指影片的流媒体首播)产出交易的艺术电影发行商变少了,而在没有这些有保障的附加收入的情况下,对于这些发行商而言,要支付大笔预付款或坚持稳定的院线放映变得越来越难。购片交易变得越来越少且越来越不赚钱,这导致金主在一开始就对于投资独立电影秉持谨慎态度——陷入恶性循环。

正如斯洛斯解释的:“在剧本类影片方面,有一个逃脱不了的现实:这个市场依靠它一直以来依靠的东西:拥有版权的发行商获取影评与口碑的能力。到院线市场完全恢复昔日活力前,那会是一个受到挑战的领域。”

“我认为我们正面临一个独立电影生态系统的危机,”今年影评人最喜爱的《原谅的方式》(Exhibiting Forgiveness)的制片人杰米·帕特里科夫(Jamie Patricof)有同感道:“发行商不愿意冒风险了。他们不确定要如何放映影片和寻找观众,所以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不确定性。”

《原谅的方式》
图源:Film Constellation

但是对于帕特里科夫和其他人而言,还有一丝希望。“如今的观众体量前所未有的大——流媒体的出现带来了数亿的潜在消费者,这是10年前不存在的。(发行商)只需要弄明白如何接触到观众。”

诚然,这两股反作用力——视觉媒体观众爆炸式增长的同时,独立电影的盈利水平下滑——在圣丹斯期间与圣丹斯前后激发出了各种聚会、探讨和文章,试图为独立电影指明前路与机会。

圣丹斯学院前首席执行官兼现任Walter Shorenstein媒体与民主协会董事克里·普特南(Keri Putnam)撰写过大量关于独立电影领域的报告。她点明了两条开创性的路径:“一种是有人觉得,最明智的方法是将每一部电影视为影片自身的引擎,必须针对其主题、电影人或电影类型塑造观众需求,”她说,“另一种是打造一套通用策略,可能可以包含打造出适用于多部电影的新平台或放映结构。”

对于这两种不同道路的探讨在圣丹斯期间和电影节后的几周仍能听到。比如,在今年电影节期间,圣丹斯学院就举行了自己的“未来模式”智库活动。这是一个半天的私人活动,行业领导者们齐聚一堂,“选定潜在的行动事项和干预手段,来为独立叙事构建一个更健康的格局。”电影节方面表示。

“我们的工作就是思考创意解决方案。”参加了智库活动的斯洛斯说。他提出了一些有可能的想法,比如给院线发行商拷贝复制与广告宣传补贴来让院线与流媒体公平竞争——他将其称之为,由美国电影协会(MPA)这样的组织出资的“覆盖全行业的资助,以支持院线放映。”

斯洛斯和其他人还提议对电影人进行长期投资,而不是投资个别影片,这么一来,观望的投资者就会受到更多鼓励去支持还未得到市场验证的导演,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这些导演后续的项目中能获得一些小的经济利益。类似“名人债券”,或就像新星运动员就是他们自己的证券投资,或是NFT,你可以把它叫做“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投资计划”(也就是说,如果你在《追随》没赚到钱,但可能后面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和《奥本海默》还有赚头)。就像帕特里科夫对更广阔的业界据理力争的那样:“如果你不支持这个生态,就不会有诺兰、塔伦蒂诺葛韦格索德伯格了。”

资深发行高管、索尼经典电影联合总裁汤姆·伯纳德(Tom Bernard)就在圣丹斯买下了这种“探索片”,比如《膝盖骨乐队》(Kneecap)和《寺宇之间》(Between the Temples‎),他也参加了智库活动,强烈主张影院使用数据收集机制来更好地辨别和吸引观众。“如今这行的运作都靠数据,我认为影院并不知道如何运用它。”他说。

《膝盖骨乐队》
图源:BFI
《寺宇之间》
图源:Sony Pictures Classics

正如伯纳德解释的,对抗流媒体称霸的一种方式,就是收集推动了数字巨头发展壮大的消费者习惯的同类数据,借此了解存在哪些特定观众,以及他们在每个院线市场想看什么。“如果某一星期观众去影院看了他们喜欢的电影,”他说,“那么影院需要在下一周推荐类似的影片。”像Live Nation和Spotify这样的公司,会给消费者发送他们最喜爱的乐队接下来的演唱会提醒。“影院会这样吗?不会。”伯纳德说,“但需要这么做,而未来两年这都不会发生。”

总体上,发行商抱怨影院对于保持独立电影的放映做得还不够,这是Alamo Drafthouse创始人蒂姆·里格(Tim League)承认的事实。“确实,我们让影片上档的时间没有发行商希望的那么久,因为遗憾的是,一部电影一上映之后就逐渐没新鲜感了,但灵活处理很重要。”他说。

他鼓励影院,对于想要酝酿口碑的电影,每一部要持续上映一周时间。“这是在把握观影意识。”里格说。他提到,可以在恰当的电影和策划项目之前早早放出预告片,比如Alamo影院的“Drafthouse推荐”项目,他们的这个项目已经有效加强了特色影片的观影,比如《过往人生》(Past Lives),和更近期放映的《如何做爱》(How to Have Sex)。“重点是打造一个信任我们的群体。”

《过往人生》
图源:A24
《如何做爱》
图源:BFI

在另一个圣丹斯活动上,新兴线上平台Kinema的负责人克里斯蒂·马切斯(Christie Marchese)共同主持了一个有企业家与电影人参与的更注重技术的会议。据马切斯说,活动提出了好几个想法,包括扩展与品牌和慈善家的合作,并且更仔细探究了将抖音作为迎合年轻观众的一种潜在可行的平台,因为抖音正开始拓展进入长内容领域,推出了30分钟的长内容。

在Kinema公司(最近他们还把自己的“Watch Now”TVOD平台加入了实地或数字活动推广中),马切斯还相信,他们可以“把数据用得更好,”她说,“我们正在与电影创作者合作构建与观众的关系。”同时她还提到,他们已经从自己大约12万用户身上收集了针对性的统计信息和观影习惯。“我们并不是要在这跟流媒体平台一较高下,”她继续道,“我们只是为了支持艺术家们能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找到观众,并让创作者立即获得他们的数据和付费。”(根据马切斯,一些电影创作者已经创造了10-15万美元的收入,约合人民币72-108万元。)

还有一些人提到了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线上影迷网站Letterboxd的潜力,它可以作为联系观众与独立电影的一种机制。但就算Letterboxd能开始帮助带动它1000多万用户去看更独特的电影,那也很可能只会将观众导向到主流流媒体网站去看那些电影,进而加深现状。

2017年圣丹斯评审团大奖纪录片《蒂娜》(Dina)的导演丹·西科尔斯(Dan Sickles)有另一个想法。

他最近成立了DPOP Studios,这家公司聚焦为电影人搭建一个由区块链支持的直面观众的网络,电影人可以在传统系统之外拥有、发行自己的作品并实现变现,类似如Substack和OnlyFans等其他“创作者经济”。“重点是以去中心化的工具为创作者赋能,比如开源代码和访问应用界面,来构建新的网络,帮助故事找到它们所寻找的观众。”他说。

In Love And On The Spectrum: 'Dina' : NPR
《蒂娜》
图源:The Orchard

但跟马切斯、伯纳德或里格不同的是,西科尔斯没那么担心调动观众的问题,至少现在还没那么担心,他更担心的是为电影人构建一个可以让他们完全独立于当前结构而存在的地方。“因为对于很多电影人来说,根本没有地方也没有替代方式可以让他们的作品变现,那对我来说如同‘急迫的警钟’,”他说,“我们首先需要构建一个牢固的家,然后才可以展示出家里的派对有多令人兴奋。”

行业顾问布莱恩·纽曼(Brian Newman)受到了这种讨论和新尝试的鼓舞。他主持过圣丹斯电影节后在纽约办的一场名为“危机中的电影发行”的对谈活动,并且为西科尔斯创办DPOP提供建议。“我绝对是更乐观的,”他说,“尽管现在可能是偏商业的电影更成功,并且整个行业可能阻碍重重,但这些会议和讨论中可能会冒出来两三个有价值的点子。”

在我们完全采用全新模式前,一些电影人表示,老法子可能仍然有机会。在圣丹斯被挖掘的《鬼火》(Ghostlight)是一部无明星卡司在电影节期间被买下的第二部剧情片。令这部片的制片人爱德温·林克尔(Edwin Linker)受到鼓舞的是,《鬼火》的发行商IFC Films致力于院线放映——并且“要慢慢推广这部电影,让口碑发酵,去更多电影节和艺术院线放映,”他说,“我一直以来都相信,独立电影(制作)是个循环周期,现在应该接近谷底了。”换言之,可能唯一的方向就是上升。“如果你在制作有意思的内容,”他补充道,“我认为你仍有微小的可能性。”

Ghostlight' Bought by IFC Films, Sapan Studio After Sundance Debut
《鬼火》
图源:Little Engine

出处:Anthony Kaufman | FILMMAKER

翻译:LorianneW | 盖雅翻译小组

views
Renowned Supervising Colourist Peter Doyle Joins Picture Shop | LBBOnline
行业观察
认识调色师——彼得·多伊尔

可以坐下来跟导演与DP探讨他们对影片视觉效果的野心和愿望才是真正让我感兴趣的事。

Cannes 2024’s Cameras: ARRI ALEXA Mini is (Still) The King
行业观察
2024戛纳电影节作品幕后的摄影机:ARRI ALEXA Mini(仍是)王者

问世9年的ALEXA Mini再度卫冕戛纳电影人最爱摄影机榜首。而作为首次在戛纳亮相的机型,ARRI 35直接一跃成为榜眼。

ALEXA 35 is the Dominant ARRI Among Cannes 2024 Cinematographers
行业观察
2024戛纳摄影指导主要使用ARRI Camera中的ALEXA 35

最新的ALEXA 35一飞冲天,发布于2015年的ALEXA Mini再次成为多部戛纳电影节参展作品的首选摄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