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死之人》:虚拟制作总监詹姆斯·富兰克林幕后分享

影视制作

亚马逊Prime Video的剧集《将死之人》(Those About To Die)背景设置在公元前79年的罗马,当时的罗马人变得了然无趣,浮躁不满,愈发暴力。大众靠两件事情维持着社会秩序:免费的食物和盛大的娱乐活动。随着大众对娱乐活动的口味变得更腻烦和嗜血,这就需要一个专为角斗而设计的场地——罗马角斗场。角斗场背后是数千人的劳苦和生活,其中不乏因角斗而舍命之人。

罗兰·艾默里奇和马可·克罗伊茨派因特纳执导本剧,演员包括安东尼·霍普金斯、伊万·瑞恩、萨拉·马丁斯、汤姆·休斯、乔乔·马卡里、迪米特里·列奥尼达斯、莫·哈西姆、约翰内斯·豪克尔·约翰内森、贾布瑞拉·派申、鲁伯特·彭利-琼斯、埃米利奥·萨卡里亚和佩佩·巴罗佐。本剧在美国流媒体平台Peacock上线。

本文中,虚拟制作总监詹姆斯·富兰克林(James Franklin)分享了剧集的拍摄过程,该剧2024年的首季共10集。

能描述一下此项目所使用的虚拟制作设置吗?

《将死之人》的拍摄结合了实景拍摄和LED虚拟影棚的拍摄设置——虚拟影棚由Dimension和DNEG 360管理与操作。我们所使用的LED虚拟影棚设置位于意大利的Cinecittà Studios,而之所以选它是看中这个影棚丰富的大型项目作品经验,包括HBO的《罗马》(Rome)和最近的一部《宾虚》(Ben-Hur)电影。此外,Cinecittà World——毗连的主题公园——已经为《宾虚》搭建好了一个古战车跑道,这就为《将死之人》当中的战车竞赛提供了理想拍摄地。

“Cinecittà Studios里的设置包括一个直径25米的旋转影棚,还有一个LED虚拟影棚,高8米,周长51米,呈U形,这使它完美适配这个项目的大型沉浸式场景,比如罗马角斗场和马克西穆斯赛马场。旋转布景可以为拍摄新场景和反打镜头提供无比快速的周转时间。”

“我们努力升级LED墙的内部系统以支持previs、虚拟制作和视效的需要。我们升级了驱动LED墙的硬件,搭配新的渲染节点,还有更快的连接性,同时我们安装了新的摄影机跟踪系统,可在虚幻引擎中可靠地跟踪摄影机。面对几个月的拍摄,拍摄日程极其紧凑,因此一切设置必须牢靠而高效。”

“我们还设置了一个现场的内容制作工作室,各部门的艺术家都飞到这里在本地工作。这就需要一个渲染农场(render farm)和本地存储——这套存储设置连接回我们伦敦总部,让现场的艺术家们可以跟远程的全球艺术家同步工作。我们团队与美术指导、艺术总监和布景设计师合作在虚幻引擎中精确地重建了罗马角斗场和马克西穆斯赛马场,以及其他恢弘的罗马环境和内部布景。使用LED虚拟影棚还让剧组和导演得以按需、快速地灵活调节背景。”

你们的拍摄时间安排是怎样的?

“由于演员档期,拍摄节奏必须非常快。这使得项目团队在主LED墙完全准备好在整个夏天进行持续拍摄之前,还为某些场景搭建了一个额外的小一点的LED墙。”

虚拟制作影棚提供了怎样的效率?

“除了给重新置景或调整背景方面带来效率,使用虚拟制作还可以让拍摄适配演员的需求。应需求来搭建LED墙以配合演员档期正是虚拟制作能提高效率的好例子——这样有效避免了彻底重新安排拍摄日程。”

“导演以他在黄金时刻拍摄的镜头而闻名。使用虚拟制作意味着,可以拥有一整天的黄金时刻以供拍摄。旋转影棚还意味着,拍摄方位和布景可以快速切换。这同时意味着,反打镜头比传统拍法拍得更快。”

在虚拟制作影棚拍摄如何影响进一步的后期视效需求?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的处理方式是使得虚拟制作适用于这部剧的关键。他和他的团队完全拥抱这项技术,这就让拍摄可以高度依赖虚拟制作影棚。因此,这个项目最终在虚拟影棚中摄影机内直拍了1800个镜头,只有800个镜头后来需要后期视效,形成了虚拟制作比后期视效2:1的比率——这是一个极其不寻常的比率,尤其是对于《将死之人》这种大型项目。”

“当有必要对摄影机内直拍的素材做调整处理时,那些处理都是有意为之且极小的。比如,有的场景里在现场的LED虚拟影棚前用到了真实的沙土,这通常就需要后期的处理将真的沙土和数字沙土融合为效果统一的图像。

大部分调整也都是在拍摄过程中完成的,让后期处理的需求最小化。某些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在片场快速拍摄以节省时间,保证不超时——这么一来,诸如校色之类的调整就会留给后期处理。但这些调整在后期都是非常好管理的,因为最终结果是,我们需要进行快速后期调整的镜头不到10个。”

能否展开讲讲体积空间捕捉技术(volumetric capture)如何以很少量的演员就填满8万个座位的角斗场?

“我们团队使用了Polymotion Stage,这是Dimension Studio和MRMC的合作成果,我们在伦敦和罗马两地利用90位演员拍摄了500个单独的体积空间表演。这些表演被用于创建3.2万个动画角色,制作团队给它们定制了不同外貌并创建了变体——随后以此填充8万个座位的角斗场。体积空间捕捉技术的使用还能在虚幻引擎中实现实时的人群渲染,并且制作团队可以给这些数字角色实时重布光,可实现对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光照条件的模拟,进一步增强了逼真感。”

能分享一些Cinecitta Studios的旋转影棚的信息吗?

“旋转影棚非常高效,因为它不用你实际再去重新为布景做置景或位置调整。利用舞台的旋转特性,摄制组可以快速更改场景和摄影机角度。他们还可以快速旋转LED墙上的内容,便于在任何方向上进行拍摄,并且无延迟。”

“旋转影棚是一个直径24米的平台,它本质上就是个巨型的转盘,它能让剧组在无需切换布景重新置景的情况下拍摄带有马匹、长颈鹿等动物的复杂场景。平均来说,一个完整的360度镜头大概花5分钟完成。旋转影棚的功能还能实现无缝转场、更快的反打镜头和连续拍摄,大大提高了拍摄速度。”

“使用旋转影棚在拍摄角斗士训练场这样的场景时尤为高效。尽管实体布景只含有少量沙土和一排围栏,但制作团队用虚幻引擎数字扩展了环境,并增加了细节,比如看台和周围的建筑物。背景当中还有走来走去的数字角色,通过给虚拟影棚上已经显示出来的画面进一步增添深度来增强逼真感。”


出处:Post

翻译:LorianneW | 盖雅翻译小组

 

views
影视制作
关注影视行业数据存储

〖更新至2-5〗Mission Digital的创始人兼技术总监汤姆·米切尔(Tom Mitchell)谈对数字电影制作的数据储存。

影视制作
《无名小辈》:这部传记片的后期制作都做对了哪些事?

《无名小辈》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在内的8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影视制作
现实与虚拟制作融合经验谈

Epic Games洛杉矶实验室总监康妮·肯尼迪(Connie Kennedy)和ASC虚拟制作编辑诺亚·坎德纳(Noah Kadner)与我们一起探讨了现实制作和虚拟制作的融合,并帮助我们了解虚拟制作究竟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