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版已出!在 Silverstack Lab v9.0 发现全新工作流概念

技术前沿

· 为什么Silverstack Lab要改变?

· 介绍新的工作流概念

· 如何配置、跟踪和优化工作流

· 性能优化

· 免费测试版下载及更多注释

我们高兴地在此发布Silverstack Lab 9.0 的beta版本——它为优化数据管理引入了一个创新概念: 工作流配置器。这个概念巩固并取代了Silverstack在装载、备份和转码方面的单独向导,标志着在可用性和用户界面设计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令我们感到自豪的是,Silverstack技术现已成为片场及全行业专业数据管理的代名词,而且我们希望能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因此,持续倾听我们活跃用户社群的需求并如实地反思Silverstack到目前为止的发展变化至关重要。在这样做的同时,我们也确定了一些痛点的改善空间:

· 手动任务增加了心理负担。当然,目前的Silverstack成功地支持许多单独操作。然而,顾全大局和追踪每张摄影机卡的所有待办事项仍是一类非常重复乏味的手动任务,且有可能出现人为错误。

· 重复操作浪费精力和时间。数字拍摄会产生大量的素材。由于每天要处理多块摄影机卡,DIT和数据管理员就必须重复执行相同的核心操作,从而导致每张摄影机卡都需要多次点击操作。

· 依赖导致工作推迟。目前,Silverstack的一些任务要求在其他任务完成后才能开始,这导致了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通过这些反思,我们开始构想Silverstack的梦想版本:如果用户可以将数据管理任务连接起来并预置为统一的工作流,并且一键即可开始任务,那会怎么样呢?如果这些操作完全并行运行,消除了长时间的等待和重复的手动步骤,那会怎么样呢?如果你能把精力集中在DIT工作中要求较高(且回报也较高)的职责上,而不是那些例行工序,那会怎么样呢?大约一年前,我们停止了空想,开始着手编程。

好的,对我们的出发点和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什么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之后,让我们来探索一下新的工作流概念:此前,你必须使用Silverstack各类功能的单独向导,分开执行不同的操作任务(比如:装载、备份、转码、报告等)。如下方图片所示,新的用户界面允许你以自定义顺序链接你的操作,从而创建统一的工作流。当然,所有的操作都可以根据你的需要进行配置,稍后我们将对这部分进行更详细的探讨。

等你的配置都设置好了,就可以一键开始整个工作流,而且Silverstack会自动开始处理不同的操作任务。这样做时,由于我们修改了任务执行机制,组成你操作(以及最终的工作流)的不同任务便可以同时运行,并且可在片段级别上交替进行。其结果:Silverstack已经创建并上传了第一批片段的代理,同时仍然在从同一张摄影机卡装载剩余的片段。

在处理这些相互关联的流程时,保持对进展和可能发生的错误的概览更显得重要。因此,我们的新概念还包括一个新的以工作流为中心的任务视图——即使在跨不同摄影机卡的多个工作流同时运行时,它也能提供一个清晰的顶层概览。从这个顶层视图中,你可以访问单个工作流、任务和子任务,以便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优化。我们将在后面的文章中详细探讨新的任务概述及其特性。

Silverstack Lab 9.0(测试版)中新的以工作流为中心的任务视图

为了帮助你顺利地过渡到新的工作流概念,让我们看一下配置过程。Silverstack 的一切操作仍然是从点击“装载”按钮开始的。这将打开一个新的UI,而在那你既可以从头配置工作流,也可以从保存的预设中进行选择。一般而言,目前可将下列操作添加到工作流中:

· 在库中导入(默认步骤)

· 备份

· 验证

· 转码

· 动态元数据提取

· 样片上传(frame.io和webgate.io)

· Ci媒体云上传

· AWS S3上载

让我们拆解一下每种操作及其在工作流中的角色。

操作1:导入库

定期装载是最小的可能工作流,从“导入库”这一步开始,然后是“备份”操作。“导入库”步骤会显示扫描进度/结果,并让你可以详细配置摄影机卡的内容如何导入库以及导入哪里。比方说,你可以为来自crash cam的片段设置重命名模式(装载时重命名),从摄影机卡中仅选择几个片段(部分装载),或者调整媒体夹名称和导入路径。

向工作流添加操作:“导入库”

在上面的屏幕截图中,你还可以看到一个名为“导入元数据”的新功能。这个部分可让你为卡上的所有片段和文件指定通用元数据,例如摄影机索引、拍摄日期、摄制组组号或集数。然后,你可以使用这些数据自动将媒体夹放置在库概览中,或者在工作流的后续步骤中以通配符的形式放置,例如备份步骤的目标路径(或者其他,比如转码)。

操作2:备份

接下来,就是配置备份的时候了!正如你可以在下方截图中看到的,我们已经设置了两个装载目的地的备份操作:阵列存储和更替硬盘。配置页面(UI 的右侧部分)设计为可提供快速概述和总结配置细节。通过展开折叠部分,你可以访问旧Silverstack版本中已知的所有细节,例如 “目标路径通配符编辑器”或验证细节。

向工作流添加操作:“备份”

如果有配置问题,错误或警告现在会出现在配置页面的顶部。我们还改进了错误消息本身:它们现在包括了一个可提供更多细节或直接提供快速问题修复方式的按钮——如下方的示例所示。在这张截图中,你还可以看到一个针对更替硬盘轮转的新功能:如果你设置的目的地是离线的,但Silverstack检测到一个类似名称的可用目的地,一个新按钮可以将离线卷替换为最有可能的继承卷,让你快速修复这部分配置。

带快速修复选项的优化后错误消息示例

操作3:转码

借助直接链接到备份操作的转码操作,你不再需要等待备份完成才能开始转码。相反,现在只要备份目的地的第一个片段可用,转码任务就会立即启动,并与摄影机卡其余部分的备份并行运行。因此你在装载期间就会收到第一批转码文件。

让我们回到我们的示例,更详细地探索一下转码操作和可行配置。正如你在下方图片中所见,备份步骤给我们留下了两个OCF拷贝(一个在RAID上,一个在更替硬盘Travel_01上)。在配置页,你可以选择要将这两个可用资源中的哪一个用作转码的输入。

向工作流添加操作:“转码”

旧Silverstack Lab版本中为人熟知的转码预设现在仍用于配置所有代理文件细节,如分辨率、编解码器细节、画框线和烧入。但是,从前用于选择多个预设和目标路径的“转码向导”,现在则集成到了工作流配置器中。

 在上方描述的示例工作流中,我们设置了转码步骤来创建DNx和H264代理文件,以便从RAID存储中读取OCF,并将代理文件写入RAID。根据硬件条件的不同,你可能需要考虑将读取OCF和编写代理文件放在不同位置,以实现最佳软件性能。我们会在下方更详细地讨论同步性和性能平衡。

操作4:通过云上传和备份分发转码文件

我们工作流中的转码操作会在RAID存储中创建两种类型的代理文件。但如果我们不希望它们留存在那里,而是想尽快把它们发送给剪辑师或客户呢?此处让我们来进一步操作:在我们的示例中,添加一个“云端上传”操作——这将会把720p H264代理文件上传到Ci媒体云,而“备份2”操作则将把DNxHD代理文件复制到更替硬盘。当前我们支持以下上传平台:

 · Ci媒体云

· Webgate.io

· Frame.io(v3)

· AWS S3 Bucket(及各项兼容服务)

通过云上传和二次备份分发转码文件

 如果仔细查看操作框(参见下图),你会注意到它们包含一个非常凝练的底层配置概要。相关信息被整理成两列:在左侧,媒体夹图标显示库资产的输入(和可选的输出)。右侧部分显示文件资源的输入(和可选的输出),由相应的卷名和图标表示。下面的滑块则分解了每个操作框及其所包含的更详细的信息:

 在我们新的工作流概念中,创建报告并不是自成一体的“操作”,而是可以作为“后续步骤”添加到操作配置中(参见下方的截图)。等某次操纵的所有任务都完成了,就会自动触发后续步骤——在备份完成后自动生成一份报告。

通过“后续步骤”配置将报告添加到工作流中

指定的报告向导仍然可用。不同之处在于,你现在可以将报告配置保存为预设,然后将它们添加到工作流的报告后续步骤中。对于未来的Silverstack版本,我们已经计划在后续步骤框架中添加进一步的数据库导出功能,如CSV或XML导出。在此之前,你可以继续使用传统的导出向导。

 你可能希望为不同的用例设置不同的工作流:比方说,以不同的方式处理音频卡和摄影机卡。为此,你可以保存并应用不同的工作流配置作为预设。

将工作流配置保存并应用为预设置

该机制的工作原理与先前完全一样:你可以将预设与输入设备关联起来,根据即将装载的卡类型自动加载合适的配置。

使用ARRI Alexa摄影机的工作流的示例预设

我们讨论的工作流步骤一旦按你的需求配置好后就会自动运行。然而,并非Silverstack内的所有操作都已可纳入自行驱动的工作流,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操作需要手动干预或确认。

比方说,我们之前讨论过的示例工作流只会上传代理文件到云平台,只带内部音频,使用的是摄影机内调色(或默认预设LUT),而不进行任何质量控制(QC)或素材选择。

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将自动风格匹配或音频同步集成到工作流配置器的想法(这已在Silverstack Lab之后版本的规划路线图上),但是像音频-视频同步微调、终版调色改动,以及在上传前选择最佳镜次等操作会始终依赖于你的个人专业素养、QC和手动修正。这就是你可以分割你的Silverstack工作流来集成手动步骤的原因,举例说来:

· 装载工作流:在Silverstack配置一个装载工作流,包括级联复制到多块硬盘,备份到LTO和S3上传,创建报告,以及动态元数据提取。

· 手动过程:执行手动任务,如音频同步、QC、镜次评级和调色。

· 转码工作流:现在,你可以再次让Silverstack完成这项任务。你可以在Silverstack配置一个转码工作流,创建最佳片段的代理文件,将它们分发到不同的硬盘,并将它们上传到云平台。

像这样分割你的工作流时,第二个工作流(在这个例子里就是我们的转码工作流)会基于你已经导入的库资产运行。要设置这部分,你可以通过转码按钮便捷地开启稍微有些不同的工作流配置器。它也会打开新UI,但会显示“资源选择”作为第一步,而不是通过装载按钮配置工作流时的“导入库”步骤。

由于同时交叉执行多个任务,我们觉得有必要加入一个新的视觉概念来跟踪任务进度,并保留对工作流配置器生成的任务的概述。新的以工作流为中心的任务UI(参见下方)在其上方部分列出了正在运行的工作流,在其下方则列出了已完成的工作流。每一行代表一个工作流,而它的单个任务则从左到右显示为任务卡片框,将它们各自的状态显示为一个进度条或状态图标。这能让你快速了解哪些工作流已经启动,以及它们当前的进度或完成状态。

在新任务UI中运行和完成工作流的概览

你可以选择单个任务或整个工作流行(row)来检索详细信息,比如:关于执行错误和重试选项的信息。

在新UI中检视某个任务以了解进一步的细节和执行错误

在管理多个卷和工作流时,你可以根据各种标准筛选显示的工作流,以获得更清晰的概览。一个新的筛选器让用户可以按卷排序,通过两种方式精细化改善你的视图:在下方的示例中,我们选择“Travel_01”作为我们想要了解的卷。由此,Silverstack只会显示与其相关的工作流并隐藏所有其他工作流(比方说,所有与“RAID”相关的工作流)。第二级则会把工作流中所有不相关的任务显示灰掉。在我们示例中的8个灰掉的任务并不直接影响卷,因此它们在决定断开连接是否安全时也并不相关。所有影响“Travel_01”的任务都已经成功完成(绿色打勾标记),这样在我们的示例中,你就可以开始下面的操作了。

按卷筛选显示的工作流

新的默认任务视图被简化为只显示工作流和任务。如果你要查看片段或文件一级上的任务进度,可以将视图切换到列出所选任务或工作流任务的表格。

通过新的表格视图查看片段或文件一级的任务进展

 新的工作流概念让你可以为每个卷分别选择并行读取和/或写入任务的数量。这样,你就能平衡任务执行,并从你所使用的硬件中获得最佳性能。比方说,在使用机械硬盘(HDD)作为更替硬盘时,它只能按顺序访问(一个文件接着一个文件),以实现最佳的读写性能。许多摄影机卡都有类似的特性。不过,你的SSD RAID可能可以很轻松地处理多张摄影机卡装载的多次读取和/或写入访问、级联备份和转码。

为这些不同使用场景优化性能现在更容易处理了:在任务视图中选择硬盘以获取卷的详细信息。在这里,你可以选择设置读取和写入任务的最大数量,以及是否允许同时执行读取和写入任务。你也可以设置按顺序读写更替硬盘,一个并行读写任务——但增加RAID的数量。Silverstack经过修改的任务执行机制将确保每个卷的限度都得到尊重。

以最大计数优化并行读/写任务的性能

 对于Silverstack Lab 9.0,我们重新发明了在应用程序中计划和执行数据管理的方式。我们的目标是:简化流程,减少执行重复手动任务的需要。我们希望继续支持用户保留概述,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错误,以及减少工作周转时间,这样你可以专注于更重要的任务——这些任务让你的职位令人激动且有高回报。

正如在这篇概述中所讨论的,新的工作流概念取代了Silverstack的一些核心功能。因此,我们希望确保新UI使用起来足够简易直接,并保持你在日常工作中所需的所有信息和功能易于访问。请利用这个大好机会试一试免费测试版,并与我们分享你的想法吧——因为这有助于我们把最终版本做得更好,并真正适配于你的日常工作。

下载测试版

 虽然这个测试版的重点是展示新的工作流概念,但它也取代了一些旧的功能,并带来了新的功能,比方说:

· 使用基于档数的ELZone系统的新曝光辅助模式

· 自定义伪色模式

· 修改了转码预设面板,带有更多选项(跳过变形&裁剪,转码至源分辨率)

· 多张“未命名”摄影机卡的并行处理

测试版本的功能还不完整,以前版本的一些功能(比如封存)当前还不可用。因此,在我们继续努力以期完成剩余的零碎工作时,我们很期待能够通过feedback@pomfort.com收到你们的想法和反馈。


出处:Franz | Pomfort

views
技术前沿
NotchLC编码无可争议的冠军——Assimilate!

Assimilate 通过 GPU 加速,比其他任何编解码器的回放速度都快。

技术前沿
IP Remote Utility 新版本(1.9.13)发布

可直接将 33x33x33.cube Look LUT 文件上传至 DM、XM* 和 XMP 系列尊正监视器(不受设备当前运行模式影响)……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