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1939年的经典电影《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改造为专为拉斯维加斯Sphere巨型球幕而定制的沉浸式体验是一个开创性的项目:它利用前沿技术,融合经典老片怀旧。本文深入分析该项目目标,驱动项目的技术革新,以及针对全球最先进的娱乐场馆之一将一部二维电影进行改造的流程拆解。
《绿野仙踪》(16K)Sphere项目
项目目标
《绿野仙踪》Sphere项目的首要目标是:在一个革命性的场馆中,为现代观众重新塑造文化经典作品。Sphere具有16K×16K的包围式LED屏幕,和最尖端的的沉浸式性能,为提升电影体验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平台。本次经典改造力求:
1.传承经典:向《绿野仙踪》精湛的艺术性与故事叙述致敬,同时向新一代观众介绍经典。
2.利用Sphere的场馆性能:充分利用Sphere的沉浸式技术,包括超高分辨率视觉呈现、空间音频和触觉反馈.
3.扩展技术疆界:展示为新锐未来平台改造经典媒体的可能性。
此项目是优质电影更广泛趋势中的一部分,旨在复兴观影体验。低质量AI生成内容正在崛起,比如Sora优先服务手机端的视频,《绿野仙踪》项目则凸显了投资高品质、沉浸式体验的价值,这些体验不可能被智能手机取代。这场冒险反映了电影的未来:注重以品质、叙事和革新来吸引观众回到影院。
Sphere放映的《来自地球的明信片》(Postcard from Earth)
庞大的项目规模
《绿野仙踪》Sphere项目是影史上最具野心也最烧钱的改造项目,预计(仅后期制作)预算为8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8亿元)。这巨额成本反映出了要将一部经典电影调整为符合Sphere独特技术要求的复杂性。它涉及:
●尖端技术:一套行业领先的工具与软件被用于原作的数字化增强和格式调整。
●专业人员:多组视效艺术家、声音工程师和软件开发者共同花了两年多改造影片。
●硬件与测试:为Sphere渲染内容需要专门的软件以及大量的现场测试,以确保内容兼容场馆的屏幕和音频系统。
150个NVIDIA RTX A6000 GPU为这场“超级增强版IMAX体验”助力
为何没用到Big Sky摄影机?
跟专为Sphere的18K×18K Big Sky摄影机系统而设计的原创项目不同——比如达伦·阿伦诺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的《来自地球的明信片》——《绿野仙踪》这个项目是对现有素材的数字化增强和改造。《绿野仙踪》原片的内容已经过仔细的调整,以匹配Sphere规格而无需补拍新素材。
(未完待续)
出处:Y.M.CINAME MAGAZINE
翻译:LorianneW | 盖雅翻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