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X 的《保留地之犬》(The Reservation Dogs)在第76届艾美奖中得到了很好的成绩。这部集均半小时的喜剧讲述了四个原住民青少年在俄克拉何马州乡村的冒险故事 —— 他们为了实现去加利福尼亚的梦想,开始了一系列小偷小摸的行为,但在本剧第三季中,他们发现自己被困在加州,不得不想办法回家。第三季 —— 也是本剧的最后一季 —— 充满了公路旅行、浴室灵光、意外出现的父亲角色、寄宿学校、大脚怪、谣言、复仇和治愈元素。
《保留地之犬》在五个类别中获得了艾美奖提名:单机拍摄喜剧剧集杰出剪辑;单机拍摄(半小时)剧集杰出摄影;喜剧或正剧(半小时)剧集及动画杰出声音剪辑;杰出喜剧剧集;以及喜剧剧集杰出主演。科琳·博格丹诺维奇(Corinne Bogdanowicz,下图人物)是 Panavision Light Iron 公司的调色总监,也是塑造该剧集独特视觉风格的关键人物。博格丹诺维奇的工作在塑造该剧全三季的风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备受好评的《鹿女士》(Deer Lady)一集 —— 该集为摄影指导马克·施瓦茨巴德(Mark Schwartzbard)赢得了艾美奖提名。

双时间线的挑战
艾美奖提名的这一集探索了“鹿女士”的旅程:她在面对痛苦过去的同时,也帮助“熊”找到了回家的路。叙事跨越了两条不同的时间线:一条是以暴力和破坏为标志的黯淡、欠饱和的过去,另一条则是象征着生存和韧性的充满活力、色彩斑斓的现在。对于博格丹诺维奇来说,挑战不仅在于从视觉上区分这两个时期,还在于确保调色能放大这一集的情绪分量。通过精确的阴影控制和色调对比,视觉上的变化加深了叙事,强化了这一集所传达的面对创伤和重获身份的重要信息。
掌握黑暗与情绪
Baselight 在实现剧集预期效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鹿女士》中,主角遇到鹿的夜戏场景对博格丹诺维奇提出了特别的挑战。平衡黑暗和足够的可见度以传达场景的情绪分量至关重要。以 HDR 进行母版制作也在实现这种平衡的同时保持住场景的情绪强度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对于设定在过去的场景,我使用暗角技巧来创造孤立感和情绪深度,”博格丹诺维奇解释道,“通过调暗画面边缘,我们能够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角色的内心挣扎上。我还使用阴影控制技巧来突出过去的沉重和悲伤,并通过高光去饱和来强化一种沉默、阴郁的情绪。”
色彩充满活力的当下
相比之下,时间线设置在现在的场景被设计得色彩生动活泼、充满活力。
“我使用塑造来增强当前场景的生动性,”博格丹诺维奇指出,“这包括在暗部和高光之间创造一个清晰的界限,使色彩更加鲜明,整体氛围更加吸引人。这种方法有助于在视觉上区分两条时间线,并提高叙事的情绪影响力。”

VFX 技巧
考虑到该剧整体重点关注由角色驱动的叙事,《鹿女士》一集中使用的视效技巧相对直接。尽管该剧集并不严重依赖视效,但它们被明智地用来增强特定场景并保持视觉连贯性。
博格丹诺维奇采用的主要技巧之一是在视效元素上使用蒙版。她通过将其无缝融入调色来管理这些,确保添加的元素能够顺利整合。这种方法保持了整体的色彩平衡,并增强了该集的视觉叙事效果。
协作与进化
在整个剧集的调色过程中,合作也是关键。博格丹诺维奇与摄影指导马克·施瓦茨巴德密切合作,后者提供了宝贵的个人反馈。

“马克的见解对于完善调色至关重要,”她说,“完成第一版后,我们会一起审片,并根据他的笔记进行调整。最终审批由执行制片人斯特林·哈乔(Sterlin Harjo)负责,确保调色与剧集的整体创意构想保持一致。”
博格丹诺维奇在所有三季(除了试播集)中的调色方法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例如,在第二季中,她基于第一季的风格,融入了一致的调色,创造了一个更精细和更高级的起点。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第三季:在第三季中,基础调色很早就确定了,并在片场用于样片。为了简化工作流,她使用 Baselight 的色彩管理系统来创建 LUT, 并同时在 HDR 和 SDR 中工作。
在《保留地之犬》的工作中,博格丹诺维奇展示了诸多调色技巧,包括使用先进的技巧,如暗角、塑形和阴影塑造。结合与创意团队的密切合作,调色为该剧集的成功做出了显著贡献。
出处:Post Magazine
编译:Charlie | 盖雅翻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