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梅塞施密特(ASC)谈调色

9ff2cbe9-007c-429c-8b24-08b73ce170e1
影视制作

飞扬的色彩

色彩在电影叙事中发挥着主角般的作用。本文中,埃里克·梅塞施密特(Erik Messerschmidt,ASC)就色彩如何创造情绪和提示观众,摄影指导(DP)与调色师不可或缺的协作,以及今年担任FilmLight色彩大奖评委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每位电影人跟调色师的关系都不一样,并且这是极其私人的关系。DP埃里克·梅塞施密特(ASC,《曼克》《杀手》《心灵猎人》《法拉利》)相信,色彩向人类表达着我们所处环境的信息,同理,色彩在电影中也有相同的作用。“在设定演员所处环境的情绪、基调和概念语境方面,色彩至关重要,”他说,“色彩一直以来对于摄影这个大领域有着天然的重要性。”

梅塞施密特刚入行的时候做的是美术平面摄影,他跟格利高里·克鲁德逊(Gregory Crewdson)合作了很多年,后者这位平面摄影师尤其在意环境的色彩,以及置景与美术方向可以如何讲述故事,引导观众看向画面的哪里。

“我也很喜欢将色彩用作一种叙事工具,进而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我认为对他们理解故事而言很重要的事物上,”他说,“其中一种方法就是限定给定画面中色彩的数量。我们可以有一个彩色的画面,但可能我们不会用到太多颜色,以免观众不知道看哪里,我们转而要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我们想让他们看到的地方。”

选用的色彩以及如何做出这些选择,有助于创造目标情绪。擅长这方面且梅塞施密特视为“创意英雄”的DP包括:戈登·威利斯(ASC,《柳巷芳草》)和罗比·穆勒(NSC,BVK,《德州巴黎》),两人都以他们颇具想象力的彩色光线或反差的运用而闻名。

https://britishcinematographer.co.uk/wp-content/uploads/2025/01/IMG_0316-771x578.jpg
埃里克·梅塞施密特(ASC)拍摄《曼克》(Mank)

既然黑白图像也能将观众带入一趟沉浸之旅,那么成功运用黑白有何秘诀?在彩色摄影中,梅塞施密特强调,色彩对比是打造画面层次的主要方式之一。

“但黑白摄影中,你就没法靠色彩对比了。那是一个不同的状况,黑白靠的是色调对比。无论你采用胶片还是数字拍摄,不同的色彩可能有类似的曝光值或反光值,但它们在黑白画面上看起来千差万别。木质装饰偏暖的棕色调在黑白画面中看起来比同等光线下的深绿色物体还暗3档,因为它反射的红外光的量有所不同。”

因此,梅塞施密特与美术指导进行了大量测试,以判断哪种油漆色调和服装色彩在拍摄时相互之间的对比效果最好。当结合了色彩,DP 应该与其他合作者,比如美术指导、服装设计师和导演,就大家作为一个整体该如何用”色”达成一致。在梅塞施密特的经验中,“应该提前很久就开始沟通配色的审美取向,并且美术指导和服装设计有责任帮助做出相关决策”。

拥护调色技艺

梅塞施密特担任今年在 Camerimage 电影节举行的 FilmLight 色彩大奖的评委。今年是大奖的第三届,这个奖项继续表彰电影长片、电视剧集、电视广告、音乐视频调色方面的人才与成就。

尊正产品有幸为《流浪地球2》幕后制作保驾护航,图片来源:刘寅电影工作室

评审团其他成员还包括评委会主席曼迪·沃克(AM,ASC,ACS)以及其他 DP,比如凯瑟琳·戈尔德施密特(BSC)、罗伯特·理查森(ASC ACK)、比吉特·古琼斯多蒂尔、侯咏、蒂莫西·库恩 (BVK)和刘寅、阿维克·穆科帕迪亚。评委中的调色师包括凯特林·巴蒂斯特利、格雷格·费雪雅克斯·哈尼蒂姆·马西克、玛哈克·古普塔、埃罗迪·伊赫特迪尔克·迈尔。另外我们还有荣誉嘉宾:导演、编剧兼制片人乔治·米勒

梅塞施密特相信,调色是电影制作一个重要的、应该被赞扬的方面,因为“让电影大众理解有各种岗位为他们所看到的电影付出创意精力,一直都很有价值。”他继续说,某种程度上,调色师是无名英雄:“他们的名字常常被埋在片尾演职人员字幕末尾的后期板块中,而现实中,他们是电影处理最后一个环节的人员,经过调色师的妙手调色,一个项目可能焕然一新。”

https://britishcinematographer.co.uk/wp-content/uploads/2025/01/Erik-BTS-3-1536x1024-1-867x578.jpg

当跟迈克尔·曼(Michael Mann,右)合作将讲述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人生与职业生涯的传记片搬上大银幕时,倾听这位编剧兼导演的视角以及电影制作方式对于埃里克·梅塞施密特(ASC,中)而言是根本。

“我认为对影片的处理,完成片制作部分有一半的功劳,从摄影问世以来便一直如此。我们针对画面拍摄方式给图像布光和曝光,而通常,只有在正确应用色彩处理和调色之后,影片的处理才完整。所以在我看来,调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DP有必要参与其中。”

梅塞施密特重视自己与调色师的关系,他对调色师的技术技巧以及决定性的创意和审美建议表示倾佩。对他来说,调色这一影片处理阶段常常带来令一个项目脱胎换骨的惊喜。“如果我对我可能之前做的某个决定感到失望,或我觉得某个镜头冲击力不够,通常调色师的新鲜视角会为本来不太好的镜头带来新的光彩和生命,”他说,“他们是你最后一个环节的创意合作伙伴,而且某种意义上,他们才对观众将如何体验一部作品有着最大的影响力。”

但梅塞施密特反对 DP 将调色视为他们应用审美决策的阶段,必须忍住这种冲动。“调色极其重要,必不可少,但我的看法是,如果你想要一面墙是蓝色的,墙(在拍的时候)就应该是蓝色的,或者如果你想光线是冷色调,光线(在拍的时候)就应该是冷色调,”他说,“重点是,尽可能多地在置景和布光中构建色彩对比和融入色彩决策,调色是给画面‘腌渍入味’,而不是在调色阶段制造图像,否则画面会看起来很假。”

梅塞施密特对于参与评审工作感到“荣幸”,他在评估今年色彩大奖参赛作品时,首先会关注色彩的细微表达,并“寻找能够将导演和美术指导所设定的美学方向清楚地呈现,并以恰当的方式进行美化的调色师”。相较于把奖项颁给“拥有最多色彩对比和调色效果最强烈的最华丽的作品”,他更感兴趣的是那些“色彩表达微妙,展示出真正的克制感的作品,因为调色的本质是应用色彩的力量。”


出处:Zoe Mutter | 英国电影摄影师杂志

翻译:LorianneW | 盖雅翻译小组

 

views
https://postperspective.com/wp-content/uploads/2024/10/WHAT_WE_DO_IN_THE_SHADOWS-main_ETHAN_503_r709_1920x1080_18988-copy-624x416.jpg
影视制作
Light Iron 调色师埃森·施瓦茨谈《吸血鬼生活》

〖更新至2-3〗融合了纪录片风格的拍摄手法和风格化的和视觉呈现。

影视制作
纽约:拍摄“大苹果”的电影摄影技巧

〖更新至1-6〗说起纽约,多少部长片电影和电视剧在你脑里浮起?

影视制作
汤姆·凯勒的电影摄影生涯:摄影机内视效

常驻柏林,将技术专长与艺术天赋完美融合,通过每个项目扩展叙事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