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Star Wars
作为2016年《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Rogue One: A Star Wars Story)的前传,Disney+剧集《安多》(Andor)自2022年首播之后便迅速成为《星球大战》(Star Wars)系列的热门作品。2025年播出的《安多》第二季更是将制作水平提升到了全新高度。第一季凭借着对电影级品质的追求和层次丰富的世界观构建而广受好评,而今年回归的第二季则继续讲述卡西安·安多(迭戈·卢纳-Diego Luna饰)从无所事事的小贼转变成为反叛军同盟间谍的故事。
回顾《安多》第一季:星战衍生剧集《安多》拍摄幕后揭秘

图源:Star Wars

巧用变焦镜头
摄影指导(DP)克里斯托夫·纳延斯(Christophe Nuyens,SBC)参与了《安多》最新季中多集的拍摄,包括第三集《丰收》(Harvest,暂译),这一集有一个段落与这部剧中出现的其他段落截然不同。
“我选择这个镜头是因为这个镜头所处的场景是剧中婚礼场景中的一部分,”纳延斯说道, “这场婚礼的场景与其他世界和布景截然不同。它必须光鲜亮丽、时尚精致,同时又要像狂欢派对或俱乐部一样充满活力 —— 所有这些元素构成了一项激动人心的挑战。”

图源:Definition Magazine

最初,纳延斯和导演阿里尔·克莱曼(Ariel Kleiman)都想将这场戏拍成夜戏,但剧集统筹托尼·吉尔罗伊(Tony Gilroy)却另有想法。“他说,‘不 —— 这场戏必须得拍日戏’,而这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拍摄手法。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在日光下拍摄到同样的张力和氛围。”
他们的想法是利用魔术时刻的光线和镜头炫光 —— 这在像《安多》这样大量使用绿幕的剧集中是出了名的难以实现 —— 但他们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案,那就是使用绘制背景幕。
派对场景使用了多台摄影机拍摄,每台摄影机都经过精心安排,能够随着舞者的动作而运镜。“有几项要素必须同步,”纳延斯说, “我们用了两台斯坦尼康和一台 Technocrane 伸缩炮来拍摄广角镜头。一台斯坦尼康用的是一个 50mm 镜头,另一台用的是一个 75-210mm 变焦镜头 —— 对于当时的拍摄环境来说,这颗镜头体积很大,但效果确实不错。”
这颗特殊的变焦镜头最初出现在这个场景中,但在后续戏份中使用更加频繁。“在《安多》这部剧中,我们实际上用了很多变焦镜头,而且在第4、5和6集中,这种技术的运用更加频繁,因为对我来说,这几集必须有间谍片的感觉;变焦镜头能营造这种感觉。”纳延斯解释道。
“针对这个镜头和这一集,我们开始稍微使用那种变焦镜头,尤其是在婚礼派对上,蒙·莫思马进入一种迷失状态的时候。我们有针对性地使用变焦镜头,没有让它们太明显,为的是在这一集中引入这种风格,以支持接下来三集的叙事过渡。”

该项目的主体摄影在英国和西班牙的松林制片厂和朗克罗斯制片厂进行。“松林制片厂是我们的创意中心。我们在那里搭建了很多影棚,还有露天片场,”《安多》的特效总监卢克·墨菲(Luke Murphy)说道,“朗克罗斯提供了更多的大型影棚,是一个很棒的‘游乐场’。我们为这部剧制作的一些大型烟火表演就是在朗克罗斯拍摄的。”
道具必须在制片厂之间运输。“卢克·赫尔(Luke Hull)提出了 TIE 战斗机原型机的设计,”墨菲解释道,“它的搭建过程将会十分复杂。我们坐下来商量,‘这样,我们可以把它做成标准尺寸,然后用摇臂让它飞起来。’我们必须将其在松林制片厂、朗克罗斯制片厂和拍摄地之间运输,所以这玩意儿必须是模块化的,以便快速组装。它使用了碳纤维和大量的铝材。我们必须把TIE战斗机安装在稳定器上,让它十分激烈地飞行,并为飞行员提供动力。”

《侠盗一号》前代团队助力奇幻视效
《侠盗一号》的前制作团队的成员受邀加入《安多》的制作团队。“我们曾参与《侠盗一号》的制作,这意味着我们已经形成了清晰易懂的沟通语言,并且了解托尼·吉尔罗伊的风格以及他喜欢的塑造方式,”《安多》的生物与机器人效果总监尼尔·斯坎兰(Neal Scanlan)解释道,“你可以感受到托尼会在某些方面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当我们在专门研究生物和机器人时,了解这一点很有帮助,因为我们构建的生物和机器人会用到多少几乎是未知的。如果你能获得一些信息,那么你就可以开始定制你的构建内容和表演内容,并确保它具有正确的基调、感觉和风格。但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参考一个相当明确的时间线。”

世界构建需要兼具独特性和普遍性。“我认为更大的创意挑战在于如何在多个世界之间找到对比,同时又要在整部剧中确保整体风格连贯一致,”赫尔表示,“戈尔曼的设定尤其具有挑战性,因为我们着手打造一种老式欧洲(法国或意大利)风情,这种感觉在我们的《星球大战》世界中也能感受到,但同时也要让人感觉真实可信,仿佛已经存在多年。就像费里克斯星球在第一季中所需要的那样,戈尔曼星球需要营造一种有人居住的氛围,拥有一种社区感和自豪的文化。但与费里克斯星球不同的是,我们需要将其设计成更大的布景元素,分散在一个更大的城市中。” 除了搭建了80个棚景外,拍摄还在大约60个地方进行。“有些拍摄地推动我们走出摄影棚,来到伦敦,这主要是为了我们在《安多》版的科洛桑星球中打造更宏大的场景和更复杂的效果,”赫尔解释道, “巴比肯中心和城里的劳埃德银行等地点,能让我们很好地看到中等楼层高度的柯罗桑星球,而不是从那些闪闪发光的顶层来鸟瞰。利用实地拍摄《星球大战》有助于提升剧集风格的可信度。”


在第二季第2集的开场,卡西安·安多试图窃取TIE战斗机原型机。“因为是原型机,卡西安不熟悉它的操作,所以剧中有个混乱的段落 —— 他如何一边试图把飞机从机库里飞出来,一边又试图弄清楚如何操作飞机,撞来撞去,还不停地到处射击,”利奥说道,“我们搭建了一个看起来像巨型机库的局部布景。机库的另一侧是通往北极景观的机库门,所以我们在那里用了蓝幕。我们能够给这些场景做实拍,并加入特效。飞船起飞后,画面融合了在机库内拍摄的广角镜头静帧和 CG 飞船四处飞行和射击的画面。所有的外景最终都采用全 CG 制作,而迭戈在驾驶舱中的内景则借助稳定器拍摄。”



谷物星球米纳-劳首次在剧中亮相。“对米纳-劳来说,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农作物,”赫尔说道。我们首先要在片场附近找到一块合适的田地,这块田地要能提供多条地平线,这样我们就不用移除那些不该一直出现在背景中的布景。我们还得提前一年种植一种作物,因为我们拍摄时并不当季。我们想用一种古老的黑麦,因为我们考察了很多作物品种,觉得这种农作物的外形和高度都很有意思,既不会显得太过奇特,又不像小麦和其他更容易辨认的作物那样常见。然后,我们必须在田地里规划搭建场景,并创建了一个数字版的米纳-劳布局,借助视效将所有元素按正确的相关关系摆放,以便他们规划好各个段落。然而,最大的挑战是始料未及的。演员罢工在我们拍摄即将结束的时候发生了,而我们的拍摄都在田地里进行。因此,我们不得不收拾布景,收割作物,然后,绿化部门还要煞费苦心地把每根作物的植株都穿进聚苯乙烯板里,然后存放在松林制片厂的詹姆斯·邦德影棚内。当我们终于恢复正常工作时,我们必须在松林制片厂的三个影棚重建米纳-劳的布景和田地。”



图源:The VFX Voice
工业光魔、Scanline VFX、Hybride、Soho VFX、Midas VFX 和 Blind 为《安多》12集的剧集制作了超过4000个视效镜头。这些镜头的制作得益于摄影机内视效的运用而更为精良。“我们有一个实效部门,他们与多位优秀的CG艺术家和技术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实效工作,”Scanline表示,“我们甚至可以围坐在桌旁,说:‘你能帮我一下吗?我听说这个木偶上连着一根棍子,因为这是制作木偶最有效、最好的方法。你能帮我们把这根棍子移除吗?’他们当然可以。也许我们可以在这里添加一些额外的肢体。我们不需要完全搭建这个角色,因为它可以通过CG技术进行增强。这样做很有成效,而且总是充满新鲜感,因为每个角色都代表着不同的方向。我们能使用的工具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能做成的事情更是数不胜数——未来能做成的事还会更多。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因为我们就像一家人,而且彼此相邻。沟通十分顺畅。”
观众们可以在这部剧中看到一些精彩的全新机器人设计。“接下来还会有一些真正的惊喜,”斯坎兰说道,“我就不剧透了。托尼不会写没有存在理由的东西。你会发现,我们创作的几乎所有东西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其中一些甚至以一种令人惊讶的方式与其他角色产生了强烈的情感联系。当我们身处科洛桑星球和其他所有物种聚集的地方时,我们看到外星人有台词,有他们自己的精彩瞬间。当然,背景中所有可爱的小瞬间都是故事的一部分。与第一季相比,第二季是外星人、机器人和角色的大杂烩,我相信粉丝们一定会喜欢。”

超高清 HDR 调色利器 —— 尊正XMP270监视器,1000尼特峰值亮度和26.5英寸小尺寸,尺寸灵活,适配前后期场景,荣获 2025 CineGear Expo 摄影机配件类技术大奖荣誉提名。欢迎进入尊正商城了解更多尺寸、功能、系列的尊正监视器与色彩管理设备。
从2014年率先推出 HDR 监视器奠定基石,到2025超高清元年强势进发 —— 尊正携 XMP、XMP-C、V系列重磅登场!无论电影、广电或流媒体平台,从前制拍摄至后期制作,尊正以 20 年色彩管理积淀为核心,精准覆盖全领域制作场景,以深厚技术助您驾驭超高清时代的创作需求。未来,尊正会继续秉持“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中国创造品牌”的初心,在每一次交流中不断打磨产品与技术,陪伴中国影像工业向前一步又一步。
出处:Definition Magazine,Star Wars,The VFX Voice
编译:Katja | 盖雅翻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