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完成片制作、Assimilate SCRATCH 专家彼得·哈克尔
- By : ZTEL
- Category : 影视制作
- Tags: Assimilate Scratch, 影视制作

彼得·哈克尔(Peter Hacker)是一位资深调色师兼视效艺术家,深耕合成与后期制作。超过700部作品加身的他拥有一种难得的能力,在每次调色会议上都能兼顾技术精确性与创意直觉。他常驻德国路德维希堡,服务于一家名叫 fatrat color grading 的公司。彼得主要使用 Assimilate SCRATCH 工作,他十分钟爱这款软件的速度与灵活性。同时他也是 Nobe OmniScope 的忠实用户。最近,他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日常工作流。
你好,彼得!请先自我介绍一下吧。聊聊你的从业经历,你是如何进入后期行业的?
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就深深着迷于摄影和图像操纵,这让我深入掌握了合成。在一家后期公司的实习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之后,我为奥地利独立长片电影《On Evil Grounds》创建视效。我还处理了影片的调色,在当时的After Effects里,这个过程既不成熟又冗长。2007年,我在德国南部知名的巴登-符腾堡州电影学院开始了自己视效与动画专业的求学生涯。虽然我的学习重点是合成与视效,但我对调色“隐秘的爱”从未减退。我几乎给自己能经手的每一部电影都做了调色,当时并不清楚这是否会成为一条持续的职业道路。
你跨界视效、动画、调色。什么特别吸引你聚焦到了数字调色上?
对我而言,真正的挑战和“爽点”在于为视觉素材进行最终的润色,将导演的构想化为特定的影像风格,激发观众浓烈的情感共鸣。短时间内为整部影片调色需要依靠经验和直觉。调色无法像在视效镜头里那样调整每个像素;你必须依靠直觉、高效地为电影的每个镜头实现图像的蜕变。当影像风格和感受完美契合时,我会找到沉浸式的满足感。
我作为调色师的全职生涯正式始于2014年,当时一支小团队和我为一部国际合拍的怪物电影《蜂螫》(Stung)贡献了超过600个视效镜头。最终,为这种规模的长片电影调色为我未来的专业方向开辟了道路。

(未完待续)
出处:Time in Pixels
翻译:LorianneW | 盖雅翻译小组







-300x152.x33687.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