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出的纪录片太无聊?这5个方法也许能帮你

影视制作

纪录片的第一要务是提供信息。但是,要让观众更好地接收信息,就需要组织好各种娱乐的元素。有人认为纪录片天生就是无趣的,其实不然。纪录片要解决可的问题可以是严肃的,但是片子本身不应该无聊。

打磨结构和故事线

其实很多纪录片最大的问题都在故事讲述上。

无论你是在筹备阶段,还是已经在剪辑中,都应该考虑这些问题:如果你面前有一支笔、一张纸,现在能不能就此理清片子的完整故事线和结构?

如果不行,原因是什么?花几分钟想想故事线大有裨益,只要故事搭起来了,剩下的就是用一些小技巧吸引观众注意力了。

必要时用动画或插图

加上一些定制的插图或动画是制作纪录片的好方法。以访谈镜头为主、空镜较少的纪录片尤为适用这个方法。

但是,过多运用动画也不是上策,毕竟制作高质量的动画又花时间又费钱。

加运动和转场

一些小的剪辑技巧也能调节纪录片的节奏,让整个基调风格更加有趣。如果是拍静态的采访镜头,可以加一些角度和动作,运用轨道、Dolly都可以,甚至可以在后期加一些微妙的运动,小改变能成大事。

有时候,转场也会显得突兀。只要转场保持好品味,没有让人分心的信息,就可以把不同的元素融入不同的转场中。

留悬念

另一个无聊纪录片的标配就是拍得太直白。是的,揭示信息是纪录片故事线的重要内容。但这并不表示要把所有内容一次和盘托出,可以让某些部分保留一些神秘感。

有时,你只需要在黑屏上打几句话,就能把谜底告诉大家。小字幕、讲述或访谈都能起到类似的作用。(T)

views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