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季《美恐:双面》首映于8月末FX频道;本季的故事分为两组,为调色师带来了无穷乐趣和挑战。
师从意大利知名剪辑师,她来纽约的第一步是进Company 3做助理,但立刻遭受了文化差异和创意衔接难点,面对着行业标准不一和语言交流困难……
众多摄影机早就能够拍摄大动态范围,可能在不远的将来,HDR显示设备也会更加普及。
“在SDR能出效果的调色在HDR中不一定有效果,但在HDR中好的调色可以转成很不错的SDR效果,这是因为破易立难。”
Williams继续说:“在我看来,观众从未体验过这么棒的色彩。这比从标清转高清的跨越更大。”
我觉得,以后创作者甚至可以在剧本阶段读到或想像出HDR呈现瞬间。
Soriano还补充道,“从色彩科学的角度有两种衡量动态范围的方式:scene referred(参照场景)和display referred(参照显示设备)。”
高动态范围这个元素是很容易概念化的,但实际上,它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课题,尤其是在实践当中。
这个行业要交付作品的截止时间总是很紧。你如何排解时间压力?靠自己的幽默感和大喝红酒(微笑)。
故事、风格和客户诉求达成了统一,那就是我最喜欢的时刻。
如果你现在没有成为调色师,会做什么其他的工作?
你觉得调色的未来在哪里?你给刚入行的调色师什么建议?
如果一名客户没有太多的调色面谈经验,他们会用一些比较宽泛的词汇,比如“看起来太热了”“看起来太灰了”。
这座“恐怖主题乐园”是蒂姆·伯顿、特里·吉列姆和吉尔莫·德尔·托罗电影奇异志怪风格的集合体,其中还有一丝彼得·杰克逊电影的魔幻感。
A:作为调色师,你觉得调色师工作的什么方面最让外行人感到惊讶?Q:我喜欢趁早加入项目流程。
和色温一样,对比度也有时间的暗示。
如果色彩饱和度等视觉信息减少,就会激发观众用其他视角看待画面,让他们更加留意构图、对比度等要素。
自然的色彩组合表示故事有现实的影子,而风格化的色彩组合告诉观众,一段奇幻的旅程就要开始
如果电影人被技术牵着鼻子走,就会迷失大方向。
尊正12台AM210和2台AM250助力《金刚川》拍摄 ,让画面不偏色,让故事不褪色
总之,我想强调的是重视阴影和中间调之间的关系,让这两辆“马车”并驾齐驱。
首先要了解几款常用的调色软件,可以先从调色页面了解,不过项目设置、套底和渲染也同样重要。调色助理进行套底前会拿到素材、EDL/XML,还会拿到参考画面。他们需要处理手头的各种文件格式、用EDL和XML给素材套底。同样,还要学会在压力下工作。每天的工作内容都不一样,调色助理需要按时按量地完成任务。
我在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上学的时候,得到了去Whitehouse Post实习的机会。在实习快结束的时候,我和那里的制片人聊了聊,想了解如果要入行的话,下一步可以怎么做。当时我确认自己对调色充满热情,制片人提起认识在Company 3工作的高级调色师,说可以帮我介绍。于是我在领英上给这位高级调色师发了信息,问他是否愿意回答我关于行业、关于Company3、关于他的问题。在短暂交流后,他邀请我去办公室详谈。我去了,他们说正好在招调色助理。
英国的这些顶级制作公司都青睐尊正的哪款实时调色硬核产品?
整部电影中,对于调色师来说一个很大的挑战是车内镜头。可想而知,在刺眼的沙漠阳光下拍摄,如果要给黑暗的车内曝光,那么窗外的背景就会过曝。
“Stephen和我最初是在第一部《加勒比海盗》的时候认识的,那时候长片电影的数字调色还是前沿科技。至此之后,我们合作了多部电影,培养了极强的默契。他理解我的审美。我和无数导演合作过各种各样的电影,我把导演介绍给Stephen之后,他们到现在都还在合作。
场景原本5%的色彩会得到保留,有时候为了剧情需要,我们也会注入血红色或翠绿色。
HDR就是最大的变化。一些摄影指导喜欢在我们做HDR母版的时候保留P3色域的那种感觉,而有些则真正会探索更明亮的高光、更浓烈的色彩和更深邃的黑如何从视觉上为故事叙述带来新的可能性。
我在2014年加入剧组,先和导演George Miller见了一面,探讨了画面构想。他的思路很清晰,开门见山地说:“色彩应该是饱和的,夜景应该是蓝色的。”需求如此明确,我求之不得。George过去30年看过太多特效大片,发现它们都清一色地用欠饱和的风格,大家想另辟蹊径,所以要让画面看起来丰满饱和。
以前只有电视网、院线电影和一些有线节目,而现在光是YouTube就有一大堆精彩的视频,更何况还有各种各样的视频平台。现在时代可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