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台上,找到观众里的“扎眼”的人——粗鲁无礼的、衣服上有logo的、特别高的观众。虽然这么做很令人讨厌,但我不得不叫比较高的观众坐到后排去,有时候要注意前排秃头的油光锃亮的脑瓜。
当数字技术刚开始试图与胶片竞争时,那是电影制作的“黑暗时代”,动态范围不够,而且有着难看的过度曝光的色彩。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在试图模仿出类似胶片般柔和的对比曲线。
也许大多数制片人脑海中最大的问题是:“这一切的成本是多少?”了解了项目的成本细节后,我们可以开始拆解这个项目的成本。这里有几大不同的定价因素,可简化为三个类别:劳动力、设备和后期制作混音。
模特们在一个空荡荡的房间里,只穿内衣,在开放的灯光下显得暴露且脆弱。因为到处都是“米色”,对我来说,如何把肤色分离出来,赋予图像立体感是个不小的挑战。
“我坚信‘除非有余,否则永远不足’,所以我希望调色能做到极致。我们先调到极致再悬崖勒马。和阿诺德这样的人待在一个安全的空间里让人感到艺术上的自由与乐趣,他并不介意我们会犯些大错或是有的地方调过头了再调回来。不过话说回来,J.J.和他的团队把片场的布光和摄影机参数把控得恰到好处,因此在DI过程中,我们只需为他们的素材做润色。”
罗里的第一个专场,我们用的是几台Blackmagic Pocket Cinema Camera搭配70年代的16mm老镜头,稍微冲淡一些数字影像的调调。
给喜剧专场录音不仅要采集喜剧演员的表演,还要干净地采集到满屋子观众的反应。这种挑战是你在多数拍摄项目中都见不到的。
前景是相对于背景的构图概念,“foreground”常见缩写为“FG”。在影视制作当中,前景是指最靠近摄影机/观众视角的一切动作或物体,是画面空间深度的一个位面层次。
不可否认,为喜剧现场的拍摄制作录音是个不小的挑战,你不仅需要清晰地采集到喜剧演员的台词,还要采集房间里的观众的声音。而如果场地的扩音系统播放的内容主要是为了让观众“躁起来”时,录音就变得更困难了。以下我就分享一下我多年来为喜剧专场录音的方法!
调色师的角色是协助提升图像,通过理解DP的构想成为DP的“左膀右臂”,并确保观众看到的节目或电影效果符合DP的预期。调色师有责任传达DP的创作意图。当然,我们也会提供创意投入和技术知识来执行好这个过程。
我们正在经历一种技术上的“回退”趋势,LED面板正在取代绿幕。这种LED虚拟制作的技术概念其实在早期电影中也有被使用。
作为美国最知名的常青喜剧节目之一,《周六夜现场》(SNL)始终保持着高水准的节目品质,这当然离不开幕后创作者们的辛勤耕耘和杰出创意。
影片是用RED Epic拍的,为了让色彩接近胶片的色调和亮度,我模仿了柯达胶片。另外在调色初期,我还“模拟”了柯达Vision3 250D胶片,用的是柯达官网上提供的信息表创建的曲线。
在我们这个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里,色彩是否具有跨越不同文化的普遍意义?如何解决播放环节色彩空间较小的局限性?软件工具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取得了多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在阐释“色彩”一词的涵义上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