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D标准实际上有两个标准。一个是3840×2160,另外一个分辨率提高很多,即7680×4320,也称为UHD。把这两种UHD变体称为4K UHD和8K UHD是合理的。但8K UHD应该重命名为QUHD(Quad Ultra HD,四倍超高清)。
我说实话,要问你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自己也在纠结,因为我又想知道个究竟,又不想知道具体哪场戏用了Volume而哪里是真实外景,因为影片效果天衣无缝。
想象一下,如果好莱坞认为35毫米胶片的分辨率“足够了”。那么,今天的电影和电影制作环境大概就是另一番光景了(在创意上可能还会略逊一筹)。
维伦纽瓦非常敬重大卫·林奇,甚至在接受《帝国》(Empire)杂志采访时称他为“大师”。在比较这两部电影时,可以注意到某些段落的展开方式和个别镜头的构图方式有相似之处。
除了《沙丘》,本届奥斯卡《犬之力》《塔米·菲的眼睛》《黑白魔女库伊拉》等获奖影片幕后均有尊正监视器的身影。尊正也将继续致力于为影视项目提供从前期到后期最专业的全流程色彩管理服务,让制作出色,让影片出彩!
由于经常在不同类型的故事之间跳跃,维伦纽瓦的导演风格必须足够灵活以适应这种多样性。令人钦佩的是,尽管他需要在每部电影中大幅改变自己的风格,但他的导演风格还是如此独树一帜。
我知道你拍摄过《曼达洛人》,在那部剧中率先应用了这种Volume立体虚拟摄影棚技术。所以我很想知道,这项技术在《蝙蝠侠》中是如何应用的。这些场景是外景实拍还是采用了StageCraft技术?拍到这些惊艳镜头有何秘方?
山姆·尼科尔森(Sam Nicholson)是“虚拟外景”的早期倡导者,对他们这批早期倡导者来说,在拍摄时,与其考虑用不用12K拍摄,不如考虑要用多少台12K摄影机。
然而,激烈竞争非但没有让BMD抛弃原来的主张,反而还证明了它们的价值。拜耳模式的局限性似乎渐渐浮出水面,制造商也渐渐愿意尝试具有特定技术优势的新型CFA。
色彩科学家约瑟夫·斯洛姆卡帮助塑造了全球影迷的视觉体验。他参与的50多部电影包括《敦刻尔克》(Dunkirk)和《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Star Wars: The Last Je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