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战胜自我》调色工作谈(下)

影视制作

项目搭建了一套实时远程调色系统,配有一台监视器,由Roush Media推荐及校正,放在导演家中。在导演前往Roush Media的调光棚进行最终审片前,他们安排了几次一到两小时的调色会议,以便导演对正在进行的调色给出反馈。

“埃里克斯真的很高兴能看到经过调色的图像,并与我们的团队在本国的另一头实时合作。”罗什表示。

根据这些调色会议的意见,调色不断完善,这样等导演到调光棚进行最终审片时,整个过程进行得就很顺利,只做了几处微调。

影片是用Arri的Alexa摄影机拍摄的,搭配变形镜头,以2944×2160(5760×2160加2:1去挤压)制作ProRes XQ。样片在片场以Avid系统渲染,同时影片的LUT由罗什的片场调色系统创建。罗什在风格开发调色会议中创建Arri风格文件,然后预先加载到三台Alexa摄影机中。这让剧组工作人员能够在现场边拍边实时看到影片风格。这个项目是以4K在FilmLight的Baselight系统上做的调色。一台Barco投影机被用于P3D65配置,一台索尼X300显示器则被用于杜比视界版本。

“我会把我们为《战胜自我》创建的风格描述为一种古铜色的、偏暖的、朴实的胶片式的风格,”罗什说,“我们把乔治亚州的电子亮绿色换成了更柔和的有机黄绿色。我们做出了整体上更像胶片的对比度,整部电影都是一种朴实、偏暖的色调,既要美丽迷人,又不能有任何太出挑的内容跳出来亮瞎人,但同时还要保留丰富的色彩和光线来填满屏幕。

“我们所有的调色工作都是很微妙而重细节的,”他继续说道,“在部分内容上,我们比常规做法要调得更风格化,这类内容通常是航拍镜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来塑造它们的感觉和风格——就像一张来自美国任意小镇的理想化的明信片。此外,我们也改变了湖泊的颜色,使它们成为蓝色而不是泥的颜色,我们也调了不少天空,(还)调了人脸和皮肤。对于黑色皮肤,我们喜欢把它调得像热牛奶巧克力。我们就像是隐形的视效团队。没有人知道我们的存在,但是摄影机拍出来的图像不会直接就是最终看到的那样(所以需要我们加工)。”

罗什指出,所有这些都是使用ACES色彩工作流实现的,因为团队喜欢ACES RRT(参考渲染变换)的风格,而存档母版可以是一份ACES母版。


出处:Roush Media

编译:Charlie | 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电影《战胜自我》调色工作谈

views
影视制作
巴黎:拍摄“光之城”的电影摄影技巧

〖更新至3-9〗一样的景,不同 DP 拍出不一样的感觉。

影视制作
Netflix 虚拟制作指南 —— 常见的虚拟制作挑战与可能的解决方案

〖更新至4-10〗关于虚拟拍摄常见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办法。

影视制作
实时视效技术的兴起与未来发展方向

〖更新至7-9〗实时技术也在影响着日常视效制作的相关工作流和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