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胶片:探秘柯达实验室和胶片摄影机的崛起

影视制作

神奇的胶片:探秘柯达实验室和胶片摄影机的崛起

在《YMCinema》杂志,我们赞赏胶片摄影机和使用胶片拍摄的电影制作者。我们愿称他们为“充满勇气的创作者”,因为他们热爱这门需要耐心、技能,并欣赏胶片的独特质感的技艺。在现在这个日益被数字主导的世界,这些电影制作者选择胶片是因为看中了它的真实感、其独特的美感和所需的严谨。本文旨在教育和介绍胶片拍摄的美感和过程。我们将会探讨胶片为什么现在依旧重要,不同的胶片类型和使用的摄影机,冲印和扫描胶片的技术知识,以及现代电影制作者如何将胶片融入他们的工作流中。

想象一下:在一间昏暗的摄影棚中,一款搭载了一卷全新柯达胶片的复古 35mm 摄影机,一位摄影指导(DP)正在眯着眼查看取景器。导演喊“action”,场景开拍。拍摄时没有任何即时回放,没有无限的存储空间作为保障。拍摄的每一秒画面都要小心翼翼,每个动作都要精准计算。胶片拍摄时所需要的严谨要求是数字拍摄所不需要的。但胶片拍摄可不仅仅是为了怀旧。胶片的视觉特征是长达几十年来数字尝试模仿的。那种丰富的对比度、高光部分柔和的滚降、暗部中微微跳动的颗粒,这些都造就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图像。这也是为什么像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和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这样的大片导演不愿意放弃胶片。不仅仅是因为胶片的风格;更是因为胶片给我们带来的感触。

用胶片拍摄是种什么体验?
图源:Team 2 Films

所有胶片并不是生来平等的。踏入柯达的世界意味着进入了一系列选择之中 —— 8mm、16mm、35mm、65mm,每种格式都带有其自身属性。

神奇的胶片:探秘柯达实验室和胶片摄影机的崛起

  • 8mm:尺寸最小,颗粒最多,通常用于追求怀旧和其 lo-fi 美学。
  • 16mm:平衡成本与电影级质感的选择,用于独立电影和纪录片拍摄。
  • 35mm:好莱坞行业标准,能提供丰富的细节和电影级的深度。
  • 65mm:IMAX 格式,提供卓越的清晰度和沉浸式规格。

除此以外,还有用于内景光的灯光型胶片(Tungsten-balanced film)和用于外景的日光型胶片(Daylight-balanced stock)。ISO较高的胶片感光度会较高,但也会产生更多颗粒 —— 这是许多电影制作者热衷追求的原汁原味的质感。

神奇的胶片
图源:Team 2 Films

胶片摄影机:让胶片焕发生机

胶片的魔力取决于拍摄的摄影机。在这个项目中,Team 2 Films 使用的是:

  • Eclair ACL(16mm):一款法国制造的 Super 16 摄影机,拥有声音录制的晶体同步(crystal sync)。
  • Arri 35.3(35mm):一款噪点较多的经典 35mm 摄影机,可拍摄绝美的电影级图像。
  • 镜头:复古 Angenieux、现代 Canon Samyang 定焦镜头和 Atlas Mercury 变形镜头。

辅助设备包括:实现精确曝光的 Sekonic L-858D 测光表,以及用于确保完美音频同步的 Tentacle Sync 时间码系统。

用胶片拍摄是种什么体验?
图源:Team 2 Films

电影制作者对胶片的热情在他们所使用的工具上可见一斑。今年的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 Beaumont VistaVision 摄影机,这台稀少且传奇的胶片摄影机在第97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的一些最具视觉震撼力的影片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这款摄影机在创造惊艳的视觉图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令全球观众着迷。 VistaVision 摄影机最初开发于20世纪50年代,采用水平35毫米胶片格式,以获得更高分辨率的图像。它们在现代电影中的复兴凸显了即使在数字时代,胶片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叙事工具。第97届奥斯卡金像奖表明,尽管 ARRICAM 和ARRIFLEX 等数字摄影机在崛起,但传统的胶片摄影机在当代电影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2025奥斯卡 —— 摄影机榜

在胶片完成曝光后,真正的魔法便开始了。在柯达位于松林制片厂的实验室里,技术人员在一个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工作,将精密的胶卷穿入巨大的卷轴。在这里的黑暗中,每卷胶片被拼接成2000英尺长的实验室胶卷。随后,每条胶片要浸入一系列化学试剂,最终显影 —— 这个过程在几十年来基本不变。

胶片冲印流程:

  1. 预处理:去除防光晕层。
  2. 显影剂:将已曝光的卤化银转化为金属银,显露出负片图像。
  3. 停显:在合适的时候停止显影过程。
  4. 漂白和定影剂:去除不需要的银并稳定图像。
  5. 稳定剂和干燥:确保胶片寿命并防止静电积聚。

每一英尺胶片在离开实验室之前都会仔细检查是否有损坏。即使是在冲印过程中提取的银也会被回收利用,这能看出胶片行业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神奇的胶片
图源:Team 2 Films

在完成冲印后,胶片便进入数字领域。柯达的扫描合作伙伴 Digital Orchard 使用高分辨率扫描仪对每一帧画面进行细致的数字化处理。

剪辑师使用达芬奇来:

  • 使用 Cineon Log 配置文件进行精准的调色。
  • 匹配不同胶片的宽高比。
  • 使用 Tentacle Sync Smart Slate 同步声音,获得精确到帧的时间码。
第97届奥斯卡奖背后的摄影机:胶片完胜数字,ARRICAM、ARRIFLEX 和 Beaumont VistaVision 是大功臣

一个避无可避的问题便是成本。胶片拍摄成本不菲——柯达胶片、实验室冲印和扫描,这些费用加起来可能高达数千美元。例如,一个典型的35毫米胶片项目,仅材料相关的费用就能轻松超过2500美元(约1.7万元人民币)。

但数字拍摄又是否真的是“免费”呢?专业项目在存储、备份解决方案和繁琐的后期制作工作流方面仍然会产生巨额开支。更重要的是,胶片拍摄更注重效率。数字拍摄通常会导致拍摄素材过多 —— 长达数小时的多余素材、无休止的重拍,以及犹豫不决,方向不定。胶片拍摄注重严谨。每一帧都至关重要,每一镜拍摄都经过精心演练。其结果?自然是更清晰、意图更明确的成片。

第30届大学电影与视频基金(UFVF)/柯达学生电影制作与电影摄影资助项目已开放。
图源:Kodak Motion Picture Film

问问任何一位用胶片拍摄的电影制作者,他们都会告诉你:胶片拍摄让人兴奋不已。等待每日样片时的期待,对曝光设置的信任,以及看到胶片洗出来时的那种纯粹的满足感 —— 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感官体验。即使是翻车 —— 比如意外的漏光或细微的曝光偏差 —— 也常常会增添画面的特色,而不是减损其质量。其次,还有胶片风格。在和数字相比时,35毫米胶片拥有数字图像所没有的质感。阴影会呼吸,色彩有光泽,甚至连瑕疵都像是刻意为之。胶片拍摄捕捉的不仅仅是一个瞬间 —— 它捕捉的是一种情绪、一种感觉,一种对真实事物的感知。

2025奥斯卡 胶片VS数字 细分趋势

结语:胶片的未来

尽管数字技术带来了诸多便利,但胶片依然蓬勃发展。柯达始终致力于维护胶片的活力,为主流电影制作和独立电影制作人提供胶片。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将胶片融入他们的工作流,将其与数字融合,实现两全其美。即使在今天,顶级导演们也依然拒绝妥协。克里斯托弗·诺兰是胶片的坚定拥护者,他使用新一代 IMAX 胶片摄影机拍摄《奥德赛》(Odyssey)。他对胶片格式的执着证明了胶片并非历史的遗物,而是叙事的未来。归根结底,胶片不仅仅是一种媒介,它是一种艺术选择,一种叙事工具,以及与电影根源的联系。无论你是一位充满抱负的电影人,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问题不在于胶片是否比数字更好。真正的问题是:你希望你的故事带来什么感觉?


出处:Y.M.Cinema Magazine

翻译:Katja | 盖雅翻译小组


您可能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DP 谈《粗野派》的VistaVision胶片摄影

用胶片……在 LED 虚拟影棚内拍摄

第97届奥斯卡奖提名影片背后的摄影机:ARRICAM、ARRIFLEX和Beaumont VistaVision上榜有功,胶片完胜数字

“非主流“Netflix 喜剧《无为大师》—— 从数字拍摄回归胶片拍摄

为何多数胶片效果看着不够真(以及如何在后期获得更佳效果)

DP谈托德·海因斯Netflix新作《五月十二月》和35mm胶片

《火之谜》:16mm胶片打造妙趣横生风格

views
影视制作
国际调色师协会(CSI)简介

〖更新至1-3〗调色师协会(CSI)是做什么的?

影视制作
DP 探讨为不同肤色布光的诀窍

〖更新至3-4〗为不同肤色布光关键在相应肤色的本质。

影视制作
电视上的电影制作者模式(Filmmaker Mode)是什么?

〖更新至2-3〗消费级显示屏的观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