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码≠时间:为云时代重新发明SMPTE ST-12(五)

影视制作

时间码还会阻碍要像超采样音视频分辨率一样超采样时间分辨率的工作流。想象一下:在这样的工作流中,采集可能是以一种帧率(比如120fps)进行,而代理可能是以另一种较低的帧率(比如60fps)创建,最终则在与前两者都不同的帧率(比如24fps)下完成。

这样的工作流可消除对光流帧插值和升格的需要(除非在极高的帧率下)。视频可以毫不费力地在不同的帧率之间切换,创作者也可以在后期选择镜头长度。运动模糊和快门效果将是后期制作的效果。摄影不仅会创造更多的帧,也会创造更清晰的帧,让视效(VFX)环节得以实现更清晰的跟踪和蒙版。

位置的问题

我们已经提到过在时间空间中标记时刻的问题。眼下,时间码给了我们一种可以处理时间(尽管有限制),但无法处理空间的标签方式——特别是位置。而时间和地点之间存在一种有趣的关系,这种关系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这种复杂性大多以时区形式出现。随着工作流朝云优先方向发展,且变得越来越分散,能够本地化时间戳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这样时间参考相对于位置而言就能有意义了。

使用即时样片的工作流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上传的媒体文件是在特定时间在特定地点录制的,但你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其他时间及地点即刻访问它和与它交互。因此,它实际上并不存在于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只是一种辨识手段。

而涉及到交互,事情就变得更复杂了。评论或注释可能(事实上也很常见)会应用于与原始位置不同时区的资产——甚至不是该资产当前的物理“所在地”。当评论者在某个媒体文件上留下一条带有来自不同时区TOD时间码的评论时,哪个时间才是正确的?

不过,拍摄可以利用这种时间+位置流动性的优势,以克服不同的时间码限制。正如我们已经讨论过的,为了避免“午夜清零”问题,过夜拍摄可能会将他们的时间码“时钟”设置从为00:00:00:00或01:00:00:00:00开始。

如果你不想让时间码跨越午夜,那就把午夜移动到不同的时区。这是种聪明的解决方案,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限制,但也凸显了时间码有多薄弱和任意——时间码毕竟不是时间。


出处:R. Loughlin & D. Schweickart | Frame.io

编译:Charlie | 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时间码≠时间:为云时代重新发明SMPTE ST-12

views
Review: Death and Nonsense in 'The Room Next Door' – Rough Cut
影视制作
威尼斯金狮奖《隔壁房间》幕后 —— Assimilate Live Assist 与 SCRATCH 助力实时调色与样片制作

〖更新至1-7〗这位西班牙作者导演过去40年所来创作的影片极具辨识度的特点是其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和极具戏剧性的故事线

影视制作
七年磨一剑:主创揭秘《粗野派》制作幕后

〖更新至7-8〗布拉迪·科贝特(Brady Corbet),他曾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一名电影人,目前是极具野心的“美国电影救世主”这一头衔的有力竞争者。

影视制作
调色师科普:影视发展大事记

〖更新至7-13〗记录着调色历史上那些特别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