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摄影指导指南

影视制作

曾经,《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Furiosa: A Mad Max Saga)的计划是与《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Mad Max: Fury Road‎)一起背靠背制作——《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甚至曾有打算制作成动画。看过这部电影之后,会发现制作成动画这个主意也挺合理的。而两部电影同时拍摄的这个想法就不那么合理了。《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的制作是出了名的艰辛(译者注:该片的制作历经各种波折,耗时十多年才完成),而《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只花了八个多月拍摄。两部电影要是背靠背制作,那就真成了一场马拉松了。

最终,两部电影的拍摄相隔十年,这几乎就像对过去的一种追忆——那时,不是每部电影都计划做成系列电影。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海报
回顾过往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的其他方面也让我们想起了过去的电影。以前,许多摄制团队都曾参与拍摄《疯狂的麦克斯》电影系列,但这些电影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同一个导演——乔治·米勒(George Miller)。他是个很有趣的人。你可能不会本能地将《疯狂的麦克斯》系列与关于一群跳着踢踏舞的企鹅的音乐喜剧片联系起来,但米勒确实还曾是《快乐的大脚》(Happy Feet‎)的编剧和导演。而他的电影《罗伦佐的油》(Lorenzo’s Oil‎)又有所不同。这是关于退行性神经疾病的一部安静沉思型的电影。(米勒在成为电影制作者前曾是一名医生,因此这就很合理了。)

导演乔治·米勒和克里斯·海姆斯沃斯(Chris Hemsworth)在《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片场。
图源:Warner Bros.

显然,米勒对于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身体损伤的恐惧是《疯狂的麦克斯》系列电影的制作动机,也是他的电影以动作戏为导向方针的基础。《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是一部非常注重视觉性的电影,以至于有人形容这部电影近似于默片。它足够吵闹,但即使是影片里的主角也只有零星几句对话。同样的选择也使得这部电影招致批判——有人认为这部电影只是一个长的动作段落,其实并不是——它的节奏可能比《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更有变化——但说它全是动作戏并不一定是一种批评。糟糕的动作戏会很无聊,因为它没有揭示电影的故事。而米勒的动作戏却能揭示故事。

出处:Phil Rhodes | Frame.io

翻译:Katja | 盖雅翻译小组

views
影视制作
Offset调色谈|胶片拷贝模拟

〖更新至15-21〗探讨了FPE为何爆火、为什么胶片特征并不一定是好事,以及现代工具在制作胶片模拟风格时的优缺点。

影视制作
Offset调色谈|多站点工作流

〖更新至15-21〗起初,在家工作是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但后来,这成了一种自主的生活方式。发展到现在,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

影视制作
专业调色师如何在达芬奇中处理压黑?

一个好的医生知道,导致肚子痛的原因很多。他们并不只是治疗肚子痛这个症状,而是会找到并解决疼痛的根本原因。调色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