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影视、时装秀——虚拟制作的无限可能(五)
- By : Titivillus -
- Category : 影视制作
- Tags: 影视制作, 虚拟制作
图片来源:Framestore
案例分析:《曼达洛人》
游戏引擎、实时渲染与视频墙技术正在永久性改变电影制作方式。
1999年,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是首位使用高分辨率数字摄影机的主流导演,他拍摄了《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Star Wars: Episode 1 The Phantom Menace)。此后,数字摄影机成为行业标准。《星战》在过去40年来已然成为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而这个系列在VFX方面的革新一直在继续,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缩写ILM)利用Volume虚拟制作摄影棚制作的高端特效进一步助力《星战》宇宙的故事叙述。
在《曼达洛人》的制作中,利用了沉浸式LED摄影棚来创造虚拟3D环境,让导演乔恩·费儒(Jon Favreau)通过各部门协作在摄影机内实现了特效创作,无需等到后期制作。VFX艺术家们来到摄影棚实地协助费儒、摄影指导和美术部门等一起完成拍摄。
虚拟的背景、实体的布景与真人演员无缝融合,制作出了实时的最终画面。
在片场一个被称为“决策吧台”(brain bar)的地方,有三位操作员操控着不同的工作站。一个工作站控制着主虚幻引擎设置,记录镜次与场记板信息,并且保存数据。第二个工作站专用于剪辑,第三个用于合成。这些机器都连接到被称为“视频监看点”(video village)的视频信号集中地,各个镜头在此完成监看检查,以及完成临时剪辑和合成。
美术指导安德鲁·琼斯(Andrew Jones)必须在制作实体布景的同时制作数字布景,这样他才能灵活决定虚拟元素和实体元素哪个效果更好。如此一来,他就可以处理与最终风格相统一的美术设计,无需等后期制作来完成实景与虚拟的结合。
LED屏幕被用来在Volume虚拟摄影棚内为场景打光。在iPad控制器的驱动下,LED屏幕可以进行立体调色、曝光控制、一天中时段的控制,并且灯光还能调节为任何形状或大小。打光系统消除了色度抠像溢散光的问题,顶部的LED屏幕创造了最终的反光效果,并且将光线反射到主角的金属服装上,减少了一系列后期特效的需求。
《曼达洛人》幕后:Volume虚拟片场为电影人创造了“所见即所得”的环境。
出处:Nadia Rao / cg spectrum
翻译:盖雅翻译小组
系列阅读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