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机运镜工具大赏

影视制作

在StEM2短片《The Mission》的拍摄中,一个架在车上的摇臂用来跟拍车辆。

拍摄:Raina Virginia 图源:ASC

这是一篇对于片场常用来增加镜头动感和意义的工具的调查。

摄影机运镜可以增强某一时刻的戏剧性,为某个镜头增加神秘感和趣味,抑或辅助叙事。但有如此多能实现摄影机运镜的工具,你要如何确定哪一个工具对你要拍摄的镜头来说是最优选?

始终从剧本以及与导演讨论他们的构想入手。随后,你就开始物色符合预算和计划的工具。向你的机械组长咨询建议总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以下是一些考量点。

最实惠的选择

“手持”可以指将摄影机用肩扛、手持、抱在怀里、架在髋部、稳定在膝盖上或其他任何方式。手持通常是最快、最便宜的摄影机运镜方式,因为它只需要一个人,一台摄影机。

《谍影重重3》(The Bourne Ultimatum‎,2007)片场,手持摄影机准备拍摄。

在掌机跟拍一个(或多个)拍摄对象时,他们通常可以随时变换自己的动作,以便快速拍下镜头;他们可以通过旋转身体来实现平摇运镜,四处走动来改变拍摄角度,甚至可以从将摄影机高举过头顶降低至与地面同高。要实现更精细的手持运镜则需要某种硬件来为肩膀、手臂或髋部提供额外的支撑。一名优秀的掌机可以将摄影机运镜与他们的肢体动作,甚至是自己的呼吸独立开来。

手持拍摄可以提供即时性和活力,许多电影制作者用这种运镜来增强紧张感。例如,如果一个角色正拼命奔跑,躲避一个残忍的杀手,你就可以使用手持拍摄来强调他们的恐慌和绝望。

尽管我们一般认为,过多的手持拍摄会使一些观众感到恶心,但也有一些手持拍摄占比较大的作品取得了成功的例子。保罗·格林格拉斯(Paul Greengrass)执导、奥利弗·伍德(Oliver Wood)拍摄的《谍影重重3》中就有不少手持拍摄——有时甚至是过多——这给这部动作惊悚片赋予了一种类似纪录片的即时性。事实上,《谍影重重》系列电影正是以这种风格闻名。

一种 Doorway Dolly 车
图源:B&H
你好,Dolly

作为电影视觉语言中长期以来的主要工具,Dolly 车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平台。它通常是带轮子的,可以将摄影机从一个位置水平移动至另一个位置。最基本的版本是”Doorway” Dolly 车——一种架在脚轮上的胶合板平台,带有把手,因此推拉皆可。最精巧的 Dolly 车有以下这些特征:特制的轮子、顺滑运行的轨道以及一个可以改变摄影机的高度及水平位置的液压机械臂。

Dolly 车可以提供平顺的滑动运镜。除了最简单的配置之外,掌机可以坐/站/跪在 Dolly 车座位上与摄影机一起移动。Dolly 车可以与直轨或弯轨一起使用,也可以直接放在光滑的地面上。高端 Dolly 车可以从后轮转向切换至四轮转向,从而优化其移动方式。

尽管许多人认为 Dolly 车是一种从A点到B点的运镜方式,但它还可以巧妙使用,并且节省拍摄镜次。在过肩镜头拍摄中,摄影机从一个演员的身后拍摄另一个演员,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演员没有看准他们的站位标记,一名优秀的 Dolly 车操作员会注意到这个问题,然后微调 Dolly 车,从而避免这位出错的演员挡住另一个演员。掌机和 Dolly 车操作员之间的“共生”关系至关重要。

图源:Premium Beat

在剧情的危机时刻或恍然大悟的时刻,Dolly 车缓慢地移动,几乎微不可察地向角色靠近,这个做法尤其有效。

《迷魂记》(Vertigo‎,1958年上映)中,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和罗伯特·伯克斯(Robert Burks,ASC)将 Dolly 车与镜头推进放大结合使用,从而表现主角的恐高症。此后,许多电影制作者都曾使用过这一组合,尤其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和比尔·巴特勒(Bill Butler,ASC)。他们将这个组合用到了《大白鲨》(Jaws)中布罗迪警长(罗伊·谢德-Roy Scheider饰演)在海滩上目睹鲨鱼袭击人类致死的场景中。推进镜头的同时将 Dolly 车向后退,使得布罗迪在背景靠近他时依然画面中保持相同的身形大小。这个技术非常有技巧性,但适当使用可以带来出色的效果。

在《大白鲨》(1975)中,设置希区柯克式变焦镜头。
“悄悄滑走”

滑轨本质上就是一个迷你 Dolly 车。它通常是安装在滑板轮上的一个小平台,可以沿着轨道滑动,并且一个人就能快速安装。

滑轨的轨道通常是8英尺长(约2.4米)或更短,因此滑轨就是小幅度运镜的绝佳工具。轨道通常由支架抬离地面,并且体积可以非常小。滑轨通常用于拍摄相当固定的拍摄对象,例如产品或坐着的人,而且它很适合拍摄从角落偷看的主观视角。

区分 Dolly 车镜头和滑轨镜头并非易事,所以这里我会提供一个名为《终点站》(Terminus,暂译)的项目中的例子。这个项目是我和 DP 凯蒂·威廉姆斯(Kaity Williams)一起合作制作的。我们将一个滑轨放到车内,从汽车后座跟踪摄影机,拍摄驾驶员的过肩镜头,然后滑轨滑到前座拍摄侧面镜头。如果使用其他任何运镜工具,除非我们清空汽车内部或者把车对半剖开,否则无法拍出这个镜头。

无处不在的电动稳定器

手持电动稳定器(Gimbal)有很多种版本——这种工具是一个计算机控制的平衡多轴云台。它不仅可以进行平摇和俯仰运镜,还可以抵消掌机身体上的任何抖动或不必要的动作。电动稳定器有各种尺寸,可用于最小的高清单反相机,到最大的数字电影摄影机。

电动稳定器通常是单手或双手操作,摄影机的平摇/俯仰/滚动都可以由操作员或另一位摄制组成员操作(后者能让稳定器操作员完全专注于运镜)。电动稳定器通常用于狭小空间中的拍摄。由于它们小巧又灵活,你甚至可以设计两位掌机通过一扇敞开的窗户交接摄影机等其他动作。

电动稳定器充当Dolly车和手持装置的结合体,因为它能在掌机手持摄影机时使运镜动作流畅。快速、非线性的动作非常适合电动稳定器:例如,一个角色上班快要迟到了,他跳下车跑进办公室,同时摄影机跟拍他。

格雷格·弗莱瑟(Greg Fraser,ASC,ACS)和欧伦·索弗(Oren Soffer)拍摄的《AI创世者》(The Creator)使用到了大量的手持电动稳定器和一台小型准专业级摄影机,给导演兼掌机加里斯·爱德华斯(Gareth Edwards)在每个场景都提供了完全的创作自由。

在拍摄《AI创世者》中的一个场景时,一台装有稳定器的摄影机正在拍摄演员约翰·大卫·华盛顿(John David Washington)。
拍摄:欧伦·索弗
图源:20th Century Studios
稳定运镜

稳定器(Stabilizer)由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ASC)的准会员加勒特·布朗(Garrett Brown)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明斯坦尼康时首创。稳定器用背心将摄影机和支架的重量分配到掌机的髋部和肩部,背心上装有减震和阻尼弹簧接头的组合。摄影机装在弹簧臂末端的基座上,可以“悬浮”在掌机前方(或侧方)。

基座的旋转接头位于基座和(装有镜头和所有配件的)摄影机的平衡中心点,可以轻松实现平摇和俯仰运镜。由于减震弹簧臂的垂直移动范围有限,因此上/下运镜比较有限。

ASC准会员、斯坦尼康的发明人加勒特·布朗正在电影《闪灵》(The Shining,1980)中使用他的发明

360°的平摇运镜也能实现,水平运镜通过掌机和与之连接的稳定器一同移动而实现。它还能让摄影机左右倾斜,但在传统的稳定器上,摄影机不会保持直立,所以图像会和摄影机一起倾斜。现代的稳定器版本纠正了这个问题,得以在基座倾斜时保持摄影机直立,这可以在单个镜头的拍摄中,提供从掌机脚下到头顶之上更大的摄影机高度调整范围。

稳定器可以用于无数的运动镜头,但它尤其适用于拍摄边走边说、跟拍动作或融合了复杂的摄影机和演员运动编排的“一镜到底”长镜头。

稳定器的大尺寸使得它通常能比电动稳定器提供更加顺滑、更有“漂浮感”/“悬浮感”的运镜,但大尺寸也使它很难在狭小的空间中使用(尽管有些掌机像“巫师”一样,技术尤其娴熟)。稳定器更适合持续时间较长的、优雅的运镜。

首个稳定器——斯坦尼康的著名使用例子是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的作品《闪灵》,由约翰·奥尔科特(John Alcott,BSC)拍摄。当“悬浮”的摄影机跟拍着踩着脚踏车的小丹尼(丹尼·劳埃德-Danny Lloyd饰演)穿过远望酒店的大厅时,这些场景产生了一种绝妙的诡异感。

在拍摄《历劫佳人》(Touch of Evil‎,1958)中史诗级的开场镜头时,导演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和摄影指导(DP)拉塞尔·麦蒂(Russell Metty,ASC)使用了一台查普曼摇臂
图源:Bison Archives
“飞翔的”摇臂

现在,摇臂已经在电影中形成了自己的视觉语言。将摄影机放在一个长臂的末端,其支点远离摄影机(在短轴上增加物理重量来平衡摇臂、摄影机和任何额外有效负荷),这样摄影机就可以从地面上以弧线轨迹移动到特定摇臂规格可允许的高度——有的摇臂高度可达100英尺(约30米)。

起初,摇臂必须带上摄影机、掌机、摄影助理,有时甚至要把导演也带上。有了遥控云台和远程监看,这种做法已经不是必要的了。省去了将人放在摇臂末端的需要也使得摇臂更长、更紧凑(片场也更安全了)。

体型较小的摇臂(6英尺-12英尺,约1.8米-3.7米)通常被称为小摇臂(jib)。有的摇臂可以顺着摇臂杆调节其臂长。尽管摇臂通常用于拍摄高空镜头或有较大高差的镜头,但如果你的拍摄区域有足够的空间和一台伸缩摇臂,那你就可以将它当作“打了激素的dolly车”来用。

有的摇臂还装在滚动平台、机动平台甚至是汽车上。安装在车上的遥控摇臂已经成了拍摄其他行进车辆的主要工具。摇臂最常见的应用是拍摄转场镜头——从高处开始拍摄某个地点的定场镜头,然后缓慢下降进场景中。

由希区柯克执导、泰德·泰兹拉夫(Ted Tetzlaff,ASC)拍摄的《美人计》(Notorious‎,1946)中有一个尤其令人震惊的摇臂镜头。这个镜头从二楼阳台开始拍摄,随后向下运镜,直到拍到艾丽西亚(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饰)的手,随后是拍摄她紧握在拳头中的钥匙的微距镜头。

飞向高空

想要追求鸟瞰视角或其他航拍视角的电影制作者可以使用无人机、飞机、直升机甚至是热气球。无人机可以拍摄各种镜头,包括以前用直升机和摇臂才能拍的镜头。在无人机上或直升机上的摄影机装上稳定器可以使它们成为拍摄转场、定场镜头、跟拍快速移动物体(如汽车或马匹)以及当然,跟拍另一个飞行物的有力工具。

飞手乔恩·格雷厄姆(Jon Graham)在格陵兰群岛启动一台无人机。

近期的一个“空中航拍”的绝佳例子是《壮志凌云2:独行侠》(Top Gun: Maverick‎),该片由约瑟夫·科辛斯基(Joseph Kosinski)执导,克劳迪奥·米兰达(Claudio Miranda,ASC,ACC)拍摄。片中由飞机搭载摄影机跟拍的真实喷气式飞机的缠斗段落令人大开眼界。

扩展阅读

出处:Jay Holben | 美国电影摄影师

翻译:Katja | 盖雅翻译小组

views
影视制作
Offset调色谈|胶片拷贝模拟

〖更新至11-21〗探讨了FPE为何爆火、为什么胶片特征并不一定是好事,以及现代工具在制作胶片模拟风格时的优缺点。

影视制作
Offset调色谈|多站点工作流

〖更新至11-21〗起初,在家工作是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但后来,这成了一种自主的生活方式。发展到现在,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

影视制作
A24不那么秘密的成功秘诀

〖更新至3-6〗过去的十年,A24由发行商转变为制片厂,打造了诸多成功的独立电影,并且完全没有减速的迹象。